第08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全局高度看待规划意义
黄晓芳 亢 舒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的一件大事。当前很多社会关注度较高、人们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在《规划》中都有了回应。比如,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要以接收地提供为主,城市居民和农民基本医保要逐步衔接,等等。应该说,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但此举决不仅仅局限于民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深层次问题都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以扩大内需为例,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战略基点,既关系到当前经济的“稳增长”,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居民捂着钱袋子不敢消费,把钱都存到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基本公共服务使人们有了基本安全的保障,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有了收入就更敢于消费了。

再说结构调整。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如果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有了保障,一些非基本的、满足更高消费需求的服务就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比如,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如果政府把保证基本服务做好了,非基本就可以放开发展,让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动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观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站在这样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