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商授信优在制度创新
刘 畅

自去年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发生以来,为了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防止信贷风险扩散和传导,在温州银监分局的指导下,温州银行业协会今年年初建立了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着力解决一些资金链接近崩盘的“危机企业”遇到的难题。

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指的是由温州银行业协会下设的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委员会牵头,对3家或3家以上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授信的危困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研究制定会商救助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危困企业展开帮扶。

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有3大亮点:防止银行盲目抽贷、降低授信风险、强化协同效用为企业带来帮助。监管层也为该项制度上了“紧箍咒”:对违约或拒不执行会商结果的银行,温州银行业协会将进行同业警告,并以一对一发文形式抄送其上级行及银监部门,情况严重的,银监部门还将视情况采取监管督促措施。

民间金融是温州的一大优势,但民间借贷却成为了压垮不少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情况与金融机构作用缺失有较大关系。在温州,有超过40万家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由于得不到足够信贷支持,不少企业只能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而这背后则是大量资本逃离实业、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直至民间借贷风波集中爆发。

此后,“补血”温州的行动渐次铺开,有媒体用“银行集体救赎”来评价银行业的表现,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积极表态“力挺”困境下的中小企业,有25家银行发布了“不抽资、不压贷”的联合声明,以稳定企业家情绪。

“力挺”一定是在无风险的前提下展开,这也正是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被多家银行接纳的原因之一。在会商过程中,为企业“把脉”的至少得有3家银行,依据各自的风险底线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的不同,不论是对已投放的贷款还是续贷,都有全面和客观的风险把控。鉴于在此次风波中已有银行资产质量受影响,此举无疑能防止信贷风险扩散,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不仅保证了参与银行“不抽贷”,更有银行为危困企业续贷。在今年4月对温州月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会商中,6家参与行中有3家续贷银行为企业新增贷款3000万元,确保企业资金正常运转,这也是6家银行共享了各自掌握的月兔集团相关信息,并分析企业债务资产、生产技术、销售利润后得出的结果。从长远来看,银行对企业的产业升级、长远发展也“了如指掌”,信贷杠杆不仅解企业一时之困,更是对规范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商的过程还解决了银行之间缺乏互信的问题。对于大型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设在温州的通常是二级分行,为防范风险,是否授信、额度高低,总行有很大决定权。为避免权限被上级行收走,会商机制保证了多家银行步伐一致,共同为危困企业诊断风险,排忧解难。

此次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倒逼金融业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便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对银行来讲,扶持危困企业的目标更为明确,风险更小;对企业来讲,授信额度不降反增,金融支持的力度大大加强。当前,金融扶持中小企业的呼声日渐高涨,金融创新已不能局限于信贷产品的层出不穷,金融机构尤其应当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