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期投资不宜轻言底部 A股或将继续震荡寻底
□ 本报记者 贺浪莎

受外围市场连阴和国内经济数据不佳的影响,7月10日上证综指一度创出6个月来的新低2156.73点,当日缩量微跌收于2164.44点。11日在中央“稳增长”举措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下,沪指虽于盘中再探新低2156.60点,但随后震荡上行,截至收盘反弹0.51%,收于2175.38点。

刚刚公布的6月份CPI和PPI数据,反映出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而央行在1个月内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反映出中央“稳增长”举措不断加码,随着经济运行态势缓中趋稳,市场各方更为关注的是,大盘是否已经见底?

大盘或已进入底部区域

“判定大盘目前已经见底可能为时过早。”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我们预估三季度可能迎来经济见底,上市公司的业绩见底也可能在该时期出现。”

目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企业业绩表现暂时难以对大盘构成支撑。最新公布的6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以来新低;当月PPI数据继续下降2.1%,环比下降0.7%,为连续第四月下降,且创下30个月以来新低。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反映了实体经济需求仍显疲软,企业业绩的回落幅度可能会超预期。

从截至7月9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预告来看,预喜比例为58.41%左右。有券商测算预计,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总额增速将从去年的7.6%下滑至-12.6%,其中,需求下滑是不少上市公司预亏的主要原因。

再从资金面来看,分析人士认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增量资金还没有真正“入市”的迹象,而中信重工、中国铁物等大盘股发行不断,令A股市场面临较大融资压力。因此,上证综指近期可能将继续震荡寻底。

不过,随着中央“稳增长”政策的不断推出及成效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已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对大盘中期走势不必悲观,且长期趋势也并未变坏,A股市场有望随着经济增速“筑底”而“见底”。

尤其是经过持续调整,目前A股整体估值风险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截至7月11日收盘,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分别回落至11.65倍和22.42倍。

“目前很难说大盘是否已经见底。但如果放大到未来一轮行情涨幅预期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大盘可以说已经处于底部区间。”上海益盟操盘手证券研究有限公司首席投资顾问俞湧认为,如果反弹只有50点,那么想要抄底,或许你要精确到上下5个点的范围,但如果大盘有可能反攻到上证综指3000点,那么对于未来800点的空间来说,底部的允许误差就会在上下100点左右,那就意味着上证综指2100点至2300点的整个区间都属于底部区域。

“当然,大盘的底部特征从技术面上来说有很多要点,比如底背离共振拉升、量能复苏形态走强等,但从大的底部特征来说,宏观政策方面的信号相对意义更大一些。”俞湧指出,“从消息面看,会发现很多利好政策正在集结。”这些利好政策包括:一是中央上一轮降息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利率调整空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第一步;二是央行逆回购加大,市场资金或将趋于宽松;三是QFII扩容增资加速;四是各行业“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等。这些利好政策,有助大盘加速筑底。

深度调整孕育介入良机

目前,市场高度关注将于本周末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速等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人士认为,A股上升的空间取决于经济增速的回升力度和企业盈利状况的回暖程度,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宜轻言底部。

杨玲指出,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方面意味着上市公司二季度报告可能大面积地出现盈利超预期下滑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实施空间已被打开。央行较为少见地在1个月之内连续两次降息,传递出的信号是未来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可能显著加大。

“因此,判断市场是否进入阶段性底部,就要观察这两个相反方向力量的博弈结果。”杨玲说。一方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程度到底如何,换句话说,即利好政策的不断刺激何时能真正带来企业业绩环比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到底能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信贷规模是个比较有效的观察指标。”杨玲说。无论如何,近期如果市场出现深度调整,则是考虑阶段性介入的机会。

“具体来说,7月份投资者最应该做的是睁大眼睛看。”杨玲认为,“炒作题材和概念已经在二季度被证明是效果欠佳的投资方式。在三季度,应该更多地依据企业的盈利情况和未来3年的盈利预期来审慎选择投资标的。”

在股市的底部区域,一方面整个市场信心偏弱,任何市场传言都容易对股市产生冲击;另一方面,真正的好股票也容易在这个阶段被错杀。“所以,价值投资虽然在资产泡沫泛滥的时代很难真正实现,但在资产泡沫破灭的阶段却显得十分适用。”杨玲说。

此外,俞湧认为目前大盘正处于底部区间范围内,建仓模式和仓位控制取决于投资者资金量的大小。

“小资金可以快进快出保持交易的活跃度和市场的敏锐度,但每一次出击要考虑分仓分主题,不盲目集中仓位于单一行业或题材上,并随时做好获利了结和止损的准备。”俞湧说,最主要是保持底部区间的“盘感”,及时跟上题材快速切换的节奏,以盘面感受为主,不要“恋战”,等待主流板块的启动,届时再考虑延长交易周期且相对集中到少数行业或主题上。

大资金则应维持小仓位试探交易,重点关注量能活跃度高的行业主题,同时参考主力资金的介入程度,并考虑介入深度上的多空分水岭及介入程度上的时间成本。“投资者可尽量参与‘十二五’规划有明确政策扶持的行业,且最好选择之前出现过集体性大幅下挫、近期跌幅趋缓甚至指数走平的板块。”俞湧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