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缘“万里”来相会
本报记者 王金虎

近日,山东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麦盖提、岳普湖4县,迎来了一批来自山东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参观考察者——

6月的南疆大地,正是麦熟杏黄时节。

来自山东郓城宏远肠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闫继存,注定要与新疆喀什地区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企业从1996年开始生产盐渍绵羊、山羊肠衣,年均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其中九成多的原料是在喀什采购的。这次考察,更加坚定了他到喀什安家落户的决心:“喀什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如果能在这里进口中亚的肠衣原料,生产高档香肠用的肠衣直接出口欧洲国家,将会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山东莱芜海通公司一年出口大蒜1万多吨,其中6000多吨出口到巴基斯坦。该公司经理王承强说,喀什距离红其拉普口岸才300多公里,“如果在喀什种植大蒜,直接出口,能少跑多少冤枉路啊!”

山东最大的挂面生产企业潍坊望乡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海鸥,这几年一直在琢磨着要“走出去”寻求跨区域“联姻”。他的想法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的县委书记张卫华不谋而合:“新疆只有一家方便面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我们一直想引进一家生产清真方便面的企业。你们若能来投资建厂,那真是太好了。”

这一次,枣庄超越玉米淀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中泉也有意外之喜。在考察途中,他无意中听英吉沙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光磊介绍说,2010年当地开工建设了一家玉米淀粉企业,但由于资金短缺而被迫停产。“我们来接手盘活它!”孙中泉充满信心地说。

喀什地委委员赵钢向前来考察的山东企业家们抛出“绣球”:“这里气候干燥,光热充足,具有全国极其罕见、品质极其优良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非常适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我们鼓励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喀什,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销往周边国家和国内市场。”

山东省对口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立胜在一旁说道:“如今,山东的产业援疆已经变成了产业合作,成为19个援疆省市中独树一帜的山东模式。这同时,也为山东产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机会。”目前,喀什农产品缺乏龙头企业,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地处沙漠腹地的麦盖提县的大枣闻名中外,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年产优质红枣5万多吨,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当别人的贴牌产品。山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这里发展正当其时。王立胜还透露,近3年,山东将投入援疆资金1.8亿元,在4县各建设1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考察团团长周占升说,山东是全国最早开展农业产业化的省份,目前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8000多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企业家们此行能在喀什找到‘意中人’”。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池方告诉记者,7月份,他们还将组织喀什受援地有关方面去山东农业龙头企业实地考察。“我们实施的产业合作目的,看重的不仅仅是最终能促成几个项目落户喀什,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为受援地带来观念的更新,带动当地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受援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造福各族群众,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山东省对口援疆指挥部总指挥王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