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媒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媒体 新科普 新风景
本报记者 陈 静
微博、社交网络这些在移动互联网中崭露头角的应用,正在使科普变得随时随地可得。 本报记者 陈 静摄

导读:6月6日,“金星凌日”成为新浪微博排名第二的热门话题,相关微博有764274条之多。正是网友们分享的实况照片、专业人士贴在网站上的科普文章和在线视频公开课,让这个专业天文学词汇成为普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外事不决问网络”,网民们的一句戏言正说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则让交流更容易,传播更有效率,也让科学的面孔变得平易近人。天宫一号怎么观测?金毛为什么不能当警犬?汝窑的瓷器怎么这么珍贵?欧洲杯熬夜看球该吃点啥?光伏发电到底清洁吗?这些大大小小、追古溯今的问题,正在通过形形色色的新媒体渠道,微笑着告诉人们答案。

新媒体,新科普。在这道新风景的背后,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工作?这些科普内容都靠谱吗?本期“新视野”,将为您回答这些问题。

分享来自兴趣

微博名字叫做“Armand_CAO”的能源专家怎么也想不到,在去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后,因为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他刚刚开了2个月的微博在一天里多了几千个“粉丝”,自己写的每一条微博都要成百上千地转发,最多的一条被转发了12840次。

“我是作能源行业的,当时我们公司在日本有办公室,会把即时情况制成简报向全球各分公司分发,我就把它翻成中文,再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包括“燃料棒到底融化到什么程度”,“食盐能不能防辐射”和“日本出产的海鲜还能吃吗”。

在能源杂志开专栏的Armand_CAO开微博的初衷只是“玩玩”,“纯粹是因为兴趣,兼和业内的同行、客户和专家交流一下”。他也无心专门科普,“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找我写过能源部分,实在太不过瘾,像学微积分的作小学计算题”。

“不过我欢迎大家‘围观’,只要大家对专业知识感兴趣,在微博的平台上,也认识了很多人。”Armand_CAO告诉记者。

和他一样,研究火车的“电车152”,昆虫摄影家“Dreamman26”……各行各业“民间专家”活跃在微博上,出于自身专业和爱好,“生产”出一条条140字以内的专业知识。

还有些人则更加主动。学生物出身的瘦驼是名副其实的科普作者,在报纸上开过专栏,给众多科普杂志写过稿子,现在却也在微博上乐此不疲地解答网友们的疑问,其中最多的是“某地的某种怪兽到底是个啥”。

“我们这些人就是有‘传播渴望’,看到错的、假的就难受,一定要说出来,科学精神是个世界观问题。”瘦驼语气颇有几分严肃,“必须要感谢互联网,我们能查到各种原文的文献,也能不受束缚地把知识传播出去。微博能让你的受众更多,观点传递得更远,但它也有缺点,刷新太快,文字太短,所以现在科普文章基本上就把它当个引子,给个简介,附上链接,点开链接就能看到全文。”

“‘科技大户’们有自己的QQ群,就叫‘土豆科技群’,他们在群里每天商量你上传什么视频,我上传什么视频,保证每天都有更新。”视频网站土豆网科技频道的编辑曹嘉琪说。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拜访这些“科技大户”的空间,把他们上传的精彩视频推荐到科技频道的首页上来,“很多人有自己的兴趣点,比如有个喜欢UFO的,专找这方面的内容,他们目的特别单纯:认识朋友、好玩、被人称赞了就有满足感”。曹嘉琪的科技频道,如今视频已经超过百万。

不管是被“围观”还是“主动传播”,基于个人兴趣的内容生产,构成了互联网科普的重要部分,而新媒体的分享方式和分享渠道,则为这样的内容生产提供了动力。

科学的微笑表情

如果说个人科普像是茶余饭后的消遣,那新媒体渠道则成为另外一些人的工作“战场”。

“在哈尔滨拍摄的金星凌日。天气很好。这是凌始内切,能看到一点儿黑滴现象。”这是北京天文馆科普部詹想在6月6日早上发出的带照片的微博,那天他全程“直播”了自己在哈尔滨观测“金星凌日”的全过程。“过去主要在论坛上发文章,你能明显感觉到,论坛里的网友就那些几乎认识的爱好者,微博里的受众有大量的普通人,受众范围更广了。”詹想告诉记者,“不过你用微博科普,话就必须简洁、亲切、深入浅出。”

的确,新媒体不但使科普有了更方便更有效率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改变着科普态度和表情:从一板一眼到亲切活泼,从居高临下到平易近人。

国家博物馆微博团队的刘钧说得真切:“每一位网友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人,若以诚相待,他便不会冷眼相看。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博物馆总是有些刻板的,有了微博,让大家发现博物馆是平易近人的、活泼的、有趣的、温暖的,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这样才能使大家更加喜爱博物馆、来到博物馆。”

平易近人还来自和网友的积极互动。怎样更有利于科普内容的传播?刘钧说:“我们认为关键是要鼓励网友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甚至与其他网友展开讨论。对博物馆的馆藏品、展览展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我们努力找出其中有趣且贴近当下生活的要点,让网友能够有话说。”国家博物馆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图片上是一件“斗彩花蝶纹瓷罐”,文字则是:“明成化‘斗彩’与宣德青花齐名,欢迎大家来说说‘斗彩’工艺。”

这样的方法大受好评,仅仅开设26个月的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本周“粉丝”已经突破百万,在《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中,它在政务微博客中(不含公安系统微博客)排名第八。

“先发笑,再思考。”干脆成为专业科普网站果壳网主张的最佳“科学传播方法”。“游泳运动员为啥不穿比基尼?”“洗衣粉能跟肥皂混用吗?”“为什么能根据碳14测古生物年代?”不管是严肃问题或者看似可笑,在“果壳问答”中都能找到回答。除了问答,果壳网还有16个涉及不同知识范围的原创科普文章主题站:“死理性派”、“谣言粉碎机”、“美丽也是技术活”、“环球科技观光团”……这些名字已经足够说明风格。果壳网主编徐来言简意赅:“我们希望科学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更多网民才能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不过,有趣可不代表不专业。刘钧告诉记者:“微博内容发布有审核制度,为确保图文的准确性,一般发布内容会尽量选取、改编自国博已正式出版的文章专著或已通过审核上网的内容,如果没有相关文章专著的资料,则会请相应部门的老师进行审阅。”徐来则表示:“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果壳的原创文章末尾列出‘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中大部分都是发表于公开的学术刊物的。我们向公众介绍的内容,是基于科学界主流认识的。”

为了更好的明天

“给果壳网写稿子,是能拿到稿酬的,千字200到300元,跟一般的杂志差不多。”瘦驼直白地告诉记者,“搞科普当然要有热情,但不能只靠大家自发,互联网科普作者当然也希望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全家。”

的确,单纯从兴趣出发缺乏可持续性,而仅有官方参与也未免过于单调,在商言商,商业网站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探索出有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打造黏性更高的社区,获得稳定的流量显然是一切的出发点,徐来表示,为了创造社区氛围,果壳网开始尝试将线下活动与线上结合:“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发起了一个名为‘万友青年烩’的跨界知识分享活动,活动中每位讲者会有7分钟的时间,来分享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从给猫测视力的眼科医生到教你如何设计一个文艺密码的程序员,过去的11期‘万有青年烩’已有近80位的讲者登场、约5000位观众参与。”

而在这之后,则是让科普和品牌以聪明的方式“联姻”,瘦驼们能拿到的稿酬也正来源于此。尽管果壳网的页面上看不到广告栏,但品牌宣传依然可以融入有科技含量的内容中。比如它为IBM的电脑系统Waston所做的推广。2011年,果壳网推出过一个“寻找Waston”的测试,注册用户在完成语言、逻辑和情感三方面的测试题目后,可以知道自己与Waston的差距,结果10天中有近3万人在网站上注册,并参与了此次测试。

对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催生了脱离现有微博、社交网络和在线视频网站之外的崭新科普形式。一家叫做“多贝网”的网站邀请各种专业老师来开设直播网络公开课,内容从“从基层看性别失衡”到“科学填报高考志愿”,老师们只要有稳定的网络和麦克风就可以开课,打开公开课页面,还专门有一块课件显示区域,只要老师在课前把课件上传,上课时就能直接使用,收看直播的观众也能同时看到。

在这些课程中,有免费的,也有收费课程。拿插画家汤小元开设的如何绘制手绘插图的公开课来说,2小时课程收费50元,只有购买了直播课程的用户将来才能观看录像回放。多贝网的宣传经理张君告诉记者:“如果是收费课程,多贝目前会收取课程学费的10%作为服务费,其余归老师所有。”

在互联网科普红红火火的当下,商业网站们正在为更好的明天作着打算。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