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秦皇岛,桃红杏白、满目葱茏。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是这里火热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场景:一大批科技园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高端人才纷至沓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主研发成果百花齐放;科技成果转化天天有进展、日日传捷报……
作为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秦皇岛确定了“中国北方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和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的“一中心三基地”产业定位,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滨海名城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定位和目标,秦皇岛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认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机遇在创新、动力在创新、希望还在创新。基于这种认识,2010年,秦皇岛决定在全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活动。2011年,该市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并荣膺“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称号。
集创新资源 建人才高地
强劲的“磁场效应”,使“人才高地”在秦皇岛已现雏形
“人才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更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证。”秦皇岛市副市长邢留逮说。该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培养引进并举,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步伐。
为引进更多创新人才,秦皇岛坚持为高端人才在落户、配偶安置、子女上学、定点医疗等方面提供便利;创新柔性引进政策和服务模式,鼓励国内外创新人才以兼职、短期工作等方式参与重大科研活动;建成5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选择50项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吸引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大力推进“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依托大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培训资源,建立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实践基地;同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科研机构和场所等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秦皇岛与一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以挂职交流、共建科研和实习基地等方式构筑科研平台;充分发挥财政扶持、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技术研发机构75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4家。
改机制体制 促自主创新
诸多创新要素的激活,使秦皇岛的自主创新能力迅猛提升
灵活的体制机制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秦皇岛市科技局局长丁志华认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就要以改革促创新,通过改革为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2010年开始,秦皇岛按照“体制机制上求创新、求突破”的思路,组织实施创新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重点技术创新、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园区建设、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育等10大科技创新工程。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秦皇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管理办法》、《秦皇岛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写了《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开展了创新政策解读等工作。仅2011年,全市就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免所得税1.5亿元;通过开展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项目鉴定,为企业减免税金3500多万元。
激活创新要素,秦皇岛推出了四大举措。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撬动。每年安排现代产业启动和引导资金1.11亿元,鼓励发展高新科技、循环经济等朝阳产业,并从2011年起设立800万元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输血”。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出资3亿元成立了科技投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和资产重组等形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入。三是推促中介服务体系帮扶。按照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的要求,全市已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5家。四是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全市已建成芦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在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轮毂等领域谋划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育市场主体 强创新管理
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步伐的加快,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科技成果只有进入产业化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创新定位,培育创新主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秦皇岛加快科技成果进入产业化进程的主要抓手。
企业是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为强化这一主体地位,秦皇岛深入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积极推进企业与中科院、河北工业大学等京津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6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与省内外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为加快科技进入产业进程,该市以召开培训会,深入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1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数达到57家,位居河北省前列。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还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秦皇岛还在全市确立10家重点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00项高新技术应用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育。
此外,秦皇岛注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加大自主创新品牌培育力度。2011年,全市共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修订22项;研究开发、引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优质新产品102项;新增省名优产品17项;新增省著名以上商标14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个。
为推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秦皇岛市积极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建立了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制度,选派20名科技特派员常年入企指导;邀请燕山大学和科技师范学院等单位102名专家深入天秦塑胶公司等33家企业进行“会诊”,使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技术市场是转化创新成果的有效平台。为此,秦皇岛依托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建成了河北省第一家“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1年,全市完成技术交易合同869个,交易额达16479.86万元。
时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秦皇岛已经形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