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让棉农爱种棉
本报记者 刘惠兰

尽管棉价下跌,但棉纺企业仍觉得国内棉花原料成本过高,每吨国产棉花的价格比国外棉花高出3000元至5000元。据海关统计,2012年4月我国进口棉花50.97万吨,同比增加29.92万吨,增幅142.2%。

棉花生产一头担着棉农的增收,一头担着棉纺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应成为我国棉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种棉比较效益下降

“棉价下跌,种植棉花效益下降,种棉对农民的吸引力正在降低。”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会长卢怀玉对记者说。

“目前,农民种植棉花刨去生产成本,每斤籽棉要卖到3.5元至3.7元才能保本有微利。”卢怀玉说。

记者从全国产棉大县山东省武城县的棉花市场了解到,自2011年9月新棉上市至今年5月,由于棉花价格一路下滑,每斤籽棉价格已由去年新棉收摘时的4.6元,下降到了目前的3.2元至3.5元之间,这不到一年时间中跌去的1元,可以说正是棉农应该获得的收益空间。

尽管棉价有如此跌幅,但作为棉花主要消费方的棉纺企业仍觉得国内棉花原料成本过高——每吨国产棉花的价格比国外棉花高出3000元至5000元。据中国棉花协会有关资料显示,因为生产成本高,我国棉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非常低,利润率已经低到3%甚至以下,它们一直在承受着棉花原料价格波动的巨大压力。

为缓解压力,进口棉花成为不少棉纺企业的选择。据海关统计,2012年4月我国进口棉花50.97万吨,同比增加29.92万吨,增幅142.2%。

棉纺企业和棉农都对当前的棉花价格不满意,如何才能确保棉纺产业链上的各方共赢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显著提高,然而棉花种植在目前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导致种植棉花比较效益下降,棉农种植意愿受挫。

从我国纺织行业来看,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上的中低端,产业发展模式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此外,中国棉业和纺织业都面临着集约化程度较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许多矛盾和挑战。

戴公兴表示,面对这些矛盾和挑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棉农的保护力度,给予棉花产业更有力的支持,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棉纺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要推动行业由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棉业可持续发展和纺织业由大变强。

规模化集约化是出路

如何走出棉花生产成本高的困局,使棉农种植棉花效益可观?卢怀玉说,棉花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实现农民通过种植棉花增收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是卢怀玉带头成立的股份制合作企业,这个企业通过规模种植棉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成立18年来,卢怀玉带领入股棉农从良种繁育、棉花规模化种植到皮棉加工,全程实现集约化管理,把一个只有十几户棉农组成的小型棉花合作社做成了净资产有着4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国欣服务总会已在全国14个棉花主产区发展会员6万户、规模棉田8万亩。自2006年,国欣服务总会先后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和全国棉花加工30强,辐射带动数万棉农致富,成为全国棉花产业的龙头企业。

“棉花实现规模种植后生产的皮棉跟散户生产的皮棉对比,质量更有保证,无‘三丝’,纤维品种一致性好,更有利于棉纺企业使用配棉,售价高出了5%以上,还往往供不应求。”卢怀玉说。

卢怀玉他们种植棉花不仅实现了规模化,还注重科技含量提升和集约化管理。

2007年9月,国欣服务总会研发的“国欣”牌棉种,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称号。2008年,卢怀玉与中国农大合作完成的“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卢怀玉在河北省河间市建立了棉花研究所和高新科技园区,组建了由专家领头的育种队伍,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棉花新品系100多个,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等手段,筛选出20多个有特色的新品种。到目前,国欣服务总会已有9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每年向棉区输送换代优种100万公斤。

卢怀玉不仅重视科技种棉,还加强对棉花种植的集约化管理。在他的棉花基地,成片的棉田一般都有几百亩以上,多种机械设备在棉田得到充分利用。“预防虫害使用一个喷药机,400亩地一天就搞定了,既省工又省药,分散种植棉花的农户是做不到这些的。”卢怀玉说。

科学用药是国欣服务总会通过集约化管理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种植棉花科学用药,一是掌握用药时机;二是分清用药种类,针对棉虫害选定适宜药种;三是掌控喷施方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减少土地污染。由于实现了科学施药,卢怀玉的农场用50元就解决了通常要施用100元农药的防治问题,降低成本50%。

科学施肥是控成本增效益的有效措施。卢怀玉说,他们的棉田都是统一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情况,既不过度施肥也不欠缺投入,如此科学施肥,使棉田亩均效益增加了40元至50元。

由于种棉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近年来,尽管棉花价格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卢怀玉的棉田亩均都有250元至300元的收入,企业的利润年均在2000万元左右。

要让棉农有较高收益,这是使种棉花对农民有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卢怀玉说,有效的途径是提高棉农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转变棉花生产方式,培育有技术善管理的职业棉农,“如果让一个有素质的劳动力至少管理80亩以上的棉田,棉花的生产成本就能明显降下来,棉农收益高了,自然就爱种棉了。”卢怀玉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