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共有产权租售并举
吉林省多方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
李己平

本报讯 记者李己平、通讯员马强报道:保障房建设难在资金筹措,吉林省在廉租住房建设中实施按份共有产权,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秦福义用政府补一点、政策减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拿一点、市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概括了吉林省保障房资金的来源。其中“个人拿一点”主要指廉租房的共有产权方式。人均月收入不足700元的低收入家庭如无力一次性买断保障性住房全部产权,可根据他们的资金情况,采取有多少资金就买多少产权的政策,实现多赢局面。

据长春房地局住房保障处副处长张浩然介绍说,共有产权廉租住房主要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低保无房的“双困”家庭。加上在建的有25000套保障房,目前长春市采取共有产权方式的保障房约有9800套。被保障家庭通过申请、抽签、轮候方式分配到保障住房。只要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就批准参加抽签和轮候。

据悉,共有产权租售并举就是保障房建设者政府与保障对象共同出资,按比例确权。此举一方面解决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确保保障房建设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保障对象购买保障房部分产权后,在3年至6年后可以出售获得一定的财产性收入,对提高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政府有望多建设一倍以上的保障性住房,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保障。

近年来,吉林省按照中央部署,从构建和谐吉林的全局出发,把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府履职尽责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来抓。据统计,2006年以来,吉林省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工矿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等“八路安居”工程,全省共建设改造住房1.49亿平方米,总投资1400多亿元,受益人数231万户、670万人。截至目前,全省超过五分之一人口的住房条件通过安居工程得到明显改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