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记南京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刘茹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汪志忠 秦 刚
刘茹在军事演习中指导一线官兵进行装备保障。 秦 刚摄

今年,在南京大学110周年华诞系列庆典活动中,评选10名杰出校友活动格外引人瞩目。5月14日下午,南京大学敬文学生活动中心,已经进入前50名杰出校友人选的物理系81届毕业生、南京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刘茹事迹报告会——“一个女大学生的人生绽放”,引起莘莘学子的共鸣。

“在她的身上,浓缩着伟大时代共和国军人枕戈待旦的使命追求,闪耀着当代大学生知识报国的靓丽风采。”报告会上,南京军区某部政委赵云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刘茹躺在病床上还在思考着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重大课题,连续30多个小时带领技术骨干远程支援保障重大演习不知疲倦,科研成果庆功大会上当场宣布把30万元奖金捐作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启动经费等动人事迹。赵云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刘茹身上折射出当代知识分子渴望富国强军的强烈愿望。

“跟随她工作成长的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是我人生最珍贵的经历,她不仅是我的老师、战友,更像我慈祥而又严厉的大姐!”同样是从名牌大学毕业走进军营的屈冬红说,工作中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刘茹的言传身教、精心培育,都倾注了刘茹真挚无私的爱。从当初感叹“走对了路,入错了门”,到现在成长为南京军区“科技英才”、“优秀大学生干部”、高级工程师,屈冬红由衷地认同刘茹“人不能选择环境,但可以选择态度;好心态决定好状态,讲奉献才会有贡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创造中书写美丽人生”,这是南京军区装备部助理员李光鹏对刘茹的赞叹。作为部队机关的一名参谋,李光鹏既是刘茹的学生,也是她的科研“搭档”。这些年,他或见证、或参与了刘茹研发全军第一个装备维修器材保障“120”系统、全军装备保障领域第一个“互联网”等多项成果的全过程。李光鹏说,每次到演训场,她都要找一线指战员了解装备保障需求;每项科研革新成果,她都要找基层官兵“挑刺”,为的就是让科研更好对接战场,让成果转化成更多战果。

走进熟悉的校园,面对当年传授自己知识、辅导自己学习的老师,面对曾经朝夕相处、共度青春年华的同学,刘茹结合青年学子都将面临的择业、就业、创业等诸多考验和挑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新一代“学弟、学妹”,一个人有了信念支撑,才能奋斗不止,心无旁骛;有了目标牵引,才能长途跋涉,执著前行,基层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

报告会结束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刘茹曾经以南京大学为荣;我们今天以刘茹为荣。28年扎根基层,1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诠释责任,刘茹同学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他希望更多青年学子以刘茹校友为榜样,自觉到基层去经风雨、见世面,自觉到军队摔打磨炼,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目前,南京大学校园网上,学姐刘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同学们热议的焦点。08级新闻专业国防生蔡梅陈宝说,“作为一名即将走进军营的国防生,我要像学姐刘茹那样,自觉坚定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坚定献身国防的使命担当,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石途同学说,“学习刘茹学姐,就是要像她那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