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证文化产业的发展
——写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上)

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举办。从文博会组委会传来消息,今年深圳文博会首次设立集聚式分会场,将地域相邻、主营业务相近的分会场申办单位合并为1家集聚式分会场。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骨干作用也更加明显,40家分会场中,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有9个,省级的有4个、市级21个。从第一届的1家分会场到今天的40家,从单纯的增加展示场所到举办数百项特色活动,多姿多彩的分会场把整个城市纳入一场文化盛会,使深圳文博会不仅见证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展示出文化与经济结合孕育出的广阔空间。

成长迅猛新产业

作为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文化展会,深圳文博会从一开始就见证着我国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成就:2000年,党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003年,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试点工作;2004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深圳文博会应运而生了。第一届文博会是在高交展览中心举办的,无论展会规模还是成交额都无法与当时的高交会相比。但从这里开始,文化产业以“黑马”姿态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200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2004年至2008年间,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2009年达8400亿元左右,2010年突破万亿元。尽管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仍是一个“小”产业,但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速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迫切需求,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因素。以电影为例,自2003年至2011年,全国银幕数迅速从1500多块增长到9000多块,城市票房从不足10亿元到突破百亿元。电影市场“井喷”式成长反映出的正是需求对电影产业的拉动。

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来自文化体制改革。通过转企改制,经营性文化单位被推向市场,直接壮大了产业力量。通过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得以不断改善。2003年以来,国务院和各部委陆续发布的文化产业政策已有几十件。在培育市场主体、规划产业方向、扶持重点对象、引入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深远影响。正因为我国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成长起来的,使整个产业发展的历程具有更强主动意识和前瞻色彩。

这一点,在产业规划类政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包括影视制作业、发行业、出版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等。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回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正是遵循着这些宏观政策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文化企业的市场回报,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则推动需求与生产更好的对接。来自文化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建立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300多个,集聚各类文化企业2万多家。总资产和主营收入双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开始出现,数十家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的亮点。

动力强劲新引擎

除了良好的成长性,文化产业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对地方经济强劲的拉动作用。

深圳在这方面表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文博会拉动了文化产业在深圳的成长。2010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已占GDP的6.7%,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在文博会的催化下,文化创意与深圳原有的优势产业不断融合,既使深圳的文化产业具有高技术、精制造的特色,又带动了数码产品、珠宝、服装、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深圳效益”向“深圳质量”、“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的转变。

安徽芜湖也值得一提。自从2007年引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方特欢乐世界项目,这个中等城市的发展步入全新时期。几年来,主题公园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亮点,仅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就接待游人11万人次,目前已经扩建了第二期并有一系列后续规划。在其带动下,相关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集聚开始形成。由于主题公园大量需要动漫产品,一批动漫企业在芜湖成长起来。当地政府因势引导,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逐步形成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演艺演出、影视传媒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业态,走出了一条文化加科技加旅游的特色发展路径。2011年,全市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35.44亿元,同比增长3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GDP增速26.8个和22.5个百分点。2010年和2011年,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连续两年在芜湖举办,使芜湖的文化产业号召力更加深入人心。

在刚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名列榜首的企业年营收额已超过万亿元。而今天的文化企业中,主营收入超过百亿元已是佼佼者。或许文化产业在经济规模上很难与传统产业相比,但是它强大的融合与拉动作用,将会对国民经济作出独特的贡献。特别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已经成为各地的普遍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