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除教育乱收费 从均衡资源做起
韩秉志
冯印澄作 新华社发

杭州市教育局日前出台实施“零择校”政策,严格按学区招收学生。这一“择校限制令”的出台,非但没有给“择校热”降温,反而激发了家长对择校的关注度。一些教育资源好的民办学校仍然是家长眼中的“香饽饽”,多所学校创招录比新高。

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是产生择校现象的根源。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懈追逐,使得一条隐藏其后的灰色利益链条屡斩不断,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有观点认为,“小升初”择校热已经形成稳固的利益格局:重点学校与培训机构结盟,规避风险,制造课外培训的巨大利益商机;一些在职教师通过“走穴”进行有偿补课,而培训机构则借补课高额收费。

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教育乱收费出台了不少禁令,取得了可喜成果。据统计,仅2011年,我国就清退教育乱收费3.8亿元,处理3696人。今年,教育部等部门专门提出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提出了治理择校乱收费的举措,坚决制止通过办升学培训班、跨区域、考试、招收特长生、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等5大招生和收费行为。不少地方政府还针对各自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杭州实行“零择校”做法就从上游切断了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利益链。

但是,单就杭州“零择校”政策来说,“零择校”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择校”观念。随着杭州“零择校”政策的全面开展,“学区房”又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关注焦点。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最期待的还是资源共享。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规避灰色利益链的形成,在“零择校”的同时更要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治理教育乱收费是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从硬件上看,教育设施要逐步统一标准,缩小各学校之间差距,这需要在教育投入下功夫。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这一目标有望逐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分配,这除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外,还需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机制,来保障优秀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培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前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