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完成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修船企业能获此殊荣,引起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整个造船业不景气之际,南通中远船务公司是如何实现逆势而上的,他们研发的平台技术为何能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这个“三级公司”是怎么实现高水平集成创新的?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蹲点调研,探寻这家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路径。
一问 为什么这个平台能获大奖
不就是一个海上平台吗?但如果你站在位于长江口的启东海工基地,看到这超乎想象的庞然大物,就会立刻被震撼了!不同于普通的浅海钻井平台,这座深海平台的价值实在不菲——
可购买3架波音787—8型客机,
可购买1万台高中档小汽车,
相当于100万部苹果iphone4手机的造价,
相当于我国出口上亿双鞋的总价格!
为什么如此值钱?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也是海洋石油半潜式钻探平台中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高端产品——
这个平台可在水深3000米的深海域实施钻井深度12000米的作业,甲板可变载荷15000吨,拥有15万桶原油的存储能力,实现钻井与储油一体化;
这个平台通过8台推进器,配置DP-3(GPS、雷达)动态定位系统和系泊系统,实现了不用锚系而保持自动浮式的准确动态定位与复位,实时定位误差为厘米;
这个平台通过圆盘式结构形式和自动调载系统,适应各种恶劣海域环境,在零下20摄氏度的水域,在12级台风的情况下,平台依然可以安全作业;
这个平台高度为135米,圆筒直径84米,钻台高度44.5米,空船重量28000多吨,在8台5500千瓦发电机全速运转的情况下,平台设计航速可达9节;
这个平台钢结构吨位18000吨,管线23000根,电缆敷设650公里,安装设备900多套,自动控制报警点12000多个,生活楼可容纳150人居住,居住舱室达到45分贝超静音标准;
……
经过32个月的设计、建造、调试、试航,2009年11月正式向挪威SEVAN MARINE公司“交钥匙”,被命名为SEVEN DRILLER;而南通中远船务在建造过程中把它称为“希望1号”。
南通中远船务承揽了4座这种平台的设计与建造业务。“希望1号”、“希望2号”已经交付使用;其“希望2号”更大更重,圆筒直径达99米,空船重量达29000吨。“希望3号”、“希望4号”正在建造之中。
“希望”平台平均每座售价达5.7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00%。不过,由于一些设备是船东指定采购的,南通中远船务每座实现销售额为2亿多美元; 压题图片 启东中远海工码头。 (资料图片)
但随着我国制造技术的进步,本土装备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一个不少高精尖设备全球采购的项目却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解释道:“这个项目不属于发明创新,而是集成创新,是‘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
在“希望1号”命名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评价说:“希望1号”绝不仅仅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一个海洋工程装备,它是一个杰作、一个标志、一个里程碑。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专家们认为,该技术突破传统设计建造思路,在整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与工艺、全功能集成制造、抗风浪能力设计、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等方面均获得了国际一流的创新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探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实现重大突破,将显著推动我国海工高端制造业发展,助力国家深海能源开发。
在设计与建造“世界第一”的过程中,南通中远船务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国内外第一:
——这个项目首创圆筒平台数字化模拟技术和半潜驳浮态建造技术,由于采用了旋转90度分体焊接合拢工艺、浮态建造的动态测量与反变形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没有超大型专用船台的情况下,进行浮态建造变形控制的技术难题;
——由于采用大型模块化建造技术实现“壳、舾、涂”一体化及100%无余量模块化建造的模式,节省了大量工装,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了建造成本,比同类国际产品的建造周期提前了半年;
——由于采用中央集成控制技术等全功能综合集成技术,使平台个功能模块、动力定位及钻井系统一次性安装到位并调试成功,首次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建造产品交付即能使用的“交钥匙工程”;
——平台还实现了大型动力推进器水下安装、圆筒形超大型平台水上拖运、大型生活区模块整体建造和吊装等多个技术方案成功实施的案例;
……
“希望”工程犹如“孵化器”,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这几年里,南通中远船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1件,授权发明专利3件,通过实审18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看到圆型的海上钻探平台,那肯定就是我们的产品。”
由此看来,“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获得机械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实至名归。
二问
为什么“三级公司”能高水平集成创新
南通中远船务隶属于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而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又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这个几年前还埋头修船的“三级公司”怎么就能接手“深海平台”这样一个大单子?谈起获奖,倪涛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偶然中有必然。”
2006年,挪威SEVEN MARLINE公司在全球寻求“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制造厂家。全球海洋工程的“圈子”并不大,那时被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所垄断;而且这个行业因为投资巨大,往往需要靠以前的“作品”才能取得话语权。南通中远船务没有海工“作品”,为什么却拿下这个大单子?
是机遇。当然,南通中远船务还有点“家底”,其修船技术有“亚洲四小龙”之美誉。
那时,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上扬,造船业空前火爆,所有大造船厂的订单几年都吃不完;而且海洋工程技术要求很高,风险也很大,这“圆筒型”大家伙谁也没做过。找了一圈,“烫手山芋”还是没人接,2006年10月挪威公司与南通中远船务接洽,商谈“能不能造SEVEN650”。
“能!”在与船东洽谈的3天后,南通中远船务就拿出初步方案,这使船东很为惊讶;一个月后,汇集设计、采购、项目管理、建造于一体的详细执行计划出台,顺利地通过了船东、船检的审核。半年后,也就是2007年3月,双方在上海签署合同,5月,分段建造正式启动。
可人家船东还是慎重的,开始委托生产的只是外壳的制造;在建造的过程中,船东看到了南通中远船务的设计与制造实力,后来才放心地把整个项目全部都交付了。
不过,南通中远船务可不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项目谈判开始,即使不能说是“胸有成竹”,起码是“信心满满”,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进军海洋工程高端制造的能力。命运青垂有准备的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4年底,倪涛从广州调至南通中远船务任总经理。“那时候,等着进修船厂的船舶一直排出了长江口。”但是,日、韩等造船强国垄断高端市场、国内大批民营企业涌入造船行业,这使倪涛感到隐忧;而且造船业随着国际经济的起伏具有周期性,这更需要未雨绸缪了。南通中远船务开始了向“修造并举”的方向过渡。
尽管国内外造船业愈发火爆,但随着公司领导多次国内外考察调研,特别是2005年倪涛参加迪拜海事展和访问新加坡船厂后,下定了抓住机遇尽快转型的决心。是造船,还是海工?他们瞄准了“高起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南通中远船务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厂区面积小,不能满足海工制造的需求。于是,他们马上着手新征土地,拆除老旧厂房,扩建码头,新建下水滑道、船体车间,新增龙门吊、大马力拖轮、下水驳船等,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得到成倍的提高。承接SNVEN650项目后,船东在厂区现场查验后表示: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船厂。
同时,南通中远船务有目的地承接大型改装船等项目,借鉴先进造船生产模式,积极推行数字化建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无余量”精度控制技术及制造工艺。经过5个大型工程成功的技术积淀,提升了承接国际一流项目的底气。
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时刻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综合创新力量雄厚的人才团队。“全球引智”奠定了南通中远船务坚实的人才基础,敢于一举跨越到国际海工制造技术前沿的“第六代”,直接向深海钻井平台进军。
徐秀龙,南通出身的船舶专家,在美国船级社新加坡审图中心工作了10余年,而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海工平台设计图都由美国船级社审核;他的视野和经验都是一流的,是这个领域顶尖的专家。2006年加盟南通中远船务,成为直接负责与船东接洽的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海洋工程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海工与造船不同,造船是流程管理,“七分硬件,三分管理”,海工则是项目管理,“三分硬件,七分管理”。要把近千套设备、几百公里长的管线统一到平台上,项目主持十分重要。徐秀龙“三顾狮城”,终于把担任过60多个大型海工项目设计管理、有着出色总体协调水平和技术谈判能力的梁国明游说到南通中远船务。
用项目吸引人才,用项目培养人才。就这样,“希望1号”项目组犹如一棵梧桐树,吸引了几十名来自新加坡、韩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金凤凰”。它还像一个“孵化器”,培育了企业高水平人才队伍:海工项目经理由原来的5人,培养为现在的56人;技术设计人员由当初的20多人,发展为现在500多人,船、机、电、舾等门类齐全。
集成创新的难点在于全球采购后的技术匹配。就如同一流大飞机的零部件谁都可以全球采购,但只有波音、空客能组装出翱翔在蓝天的超大飞机;只要付一些专利费,谁都可以制造或采购手机零部件,但只有苹果公司能创新出风靡全球的iphone4手机。
海工产品都是量身定制,并非标准化产品,需要企业拥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围绕在建海工项目,南通中远船务由海工设计和工程建造管理顶级专家带领核心团队,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再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使南通中远船务实现了“惊险的一跳”。
“创新就意味着机遇。”徐秀龙说,其实国内外有很多企业具有相当竞争实力建造“SEVAN650”;然而,面对这一世界首创平台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创新,他们选择了放弃。
“创新是贯穿‘希望1号’设计建造过程的主线。”在“希望1号”的两年多建造期里,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是在海上安装推进器和试航的39天里,公司所有领导几乎全部坐镇现场,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有位副总一个多月就根本没下过平台。
“当初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尽管底气十足,但整个过程还是谨小慎微,真的没想到会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徐秀龙说,“不过就技术上说,我们还真没感觉这次创新有多么难。”
此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倪涛总经理认为:“一瞄准和掌握国际前沿技术,二有一支国际顶级人才团队,三抓住机遇目光长远,集成创新大有可为。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对事业的赤诚热爱。当初,不是有人嘲讽我们是‘几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吗?”
“希望1号”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了大量的订单纷至沓来。现在,南通中远船务手中握有30多亿美元的合同,占据着国内海工项目的40%的份额,占全球的2.5%左右。当然,南通中远船务绝不是“装到筐里都是菜”,他们是谨慎选择。自2006年起,他们跟踪了438个项目,合同生效46个,眼下是跟踪20个项目才能谈成一个。
近年来,南通中远船务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绩。他们先后交付了世界首艘带有自航功能自升式海洋工作平台SUPERM2、世界首座八角形钻井平台OCTABUOY、世界最先进自升式海上风车安装船、我国首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5000载重吨穿梭油轮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三问
为什么花落南通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远集团公司是50年的第一次,也是江苏南通市的第一次。
在普通人们的印象里,造船也好,海工也好,最先进的产品应该出自于船舶业历史悠久、工业技术雄厚的上海和大连才对呀。其实,近年来,南通市已经成为全国新的船舶业基地,由于民营资本的大量涌入,出现了熔盛重工等一批大型造船企业;而南通中远船务的红红火火,又带动了明德重工、道达重工等一批企业进入海工装备领域。去年,南通的民用钢质船舶产量达到970.35万载重吨,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产量达到502万综合吨。就技术而言,不论是修船,还是造船,或是海工,南通都跻身全国一流了。
不过这只是“深海平台”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决定性条件。在采访中,南通中远船务的几位公司领导一再由衷地表示:“没有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这个项目绝不可能成功。”
首先,南通市把船舶及配套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明确提出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同时集聚科技、人才、技改等多项财政资金和专项政策,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南通中远船务原先地域狭小,上海工项目制造根本施展不开手脚。经过政府的有效协调,他们征地110亩,使厂区面积从修船时代的23万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38万平方米。后来,又投资40亿元,建设总体规划使用岸线2000多米、占地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启东海工基地,更是得到了当地政府在征地、融资等方面的鼎力支持。
“有天晚上都10点多了,我还接到市长的电话,询问我项目进展情况,他甚至关心近期企业用电量情况。市委丁书记带着我参加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还真管用,一下子解决了十几亿的融资难题。”总经理倪涛告诉记者,“对一些大的矛盾和问题,市领导都会组织协调,科技、口岸、海事、海关、商检等部门更是深入企业、主动服务。”
“我能在南通落户,多亏了南通的‘绿色通道’。”徐秀龙对南通的“优待”也有着切身感受。刚回到国内时,囿于外国专家的特殊身份,徐秀龙无法长期在国内工作,每个月都要经历报材料、办签证等繁琐手续。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南通市出入境管理部门连夜召开会议,提出对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提供“在不违反政策法规前提下,在自由裁量范围内的‘特殊’服务”。经过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徐秀龙的难题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南通市公安局灵活机动地兑现各项政策优惠,为公司挽留了一大批专家和高层次人才。
“希望1号”后期安装水下推进器需要在国境线外的深海进行,每次平台自航来回,都相当于通关。如果每次都事先办理通关手续,企业将不堪重负,海关方面创新思路,为企业提供便利。
实际上,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技术改造;无论是土地供给,还是财税优惠;无论是通关管理,还是海事协调;无论是金融配套,还是保险支持;无论是子女教育,还是住房保障……南通中远船务在发展中切实感受到了一双双热情的手,在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
“南通中远船务是领军型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有几百家企业为他们配套。说到这个企业获奖。我有三点深深的感触。”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
“一是企业转型要早要快要决心大。南通中远船务从修船到海工的跨越,不仅保证企业行进在扎实健康的轨道上,而且在眼下造船业不景气之时,为南通保住了一批专业人才。二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对市场的感觉比政府准确。企业在克服市场难关的过程中,往往乘势而上地实现了技术创新。三是政府应当好‘后勤部长’,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我们在不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在融资、保险、土地、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我们市里每年都拿出一笔资金,无偿划拨给企业用于研发创新和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