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兴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看不见”到“追不上”
朱岩梅

思考如何支持和引导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认清它的发展规律。

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常常经历四个阶段,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看不见”是指,主流厂商起初常常专注于传统技术的持续改进,而忽视颠覆性新技术的产生。“看不起”是指,由于新技术初始阶段的性能与现有主流技术相差很大,主流厂商对新技术不屑一顾。“看不懂”,由于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常常超过消费者对性能的要求,一旦新技术突破瓶颈,市场需求的增速会很快超过传统技术,因此,过去的主流厂商对局势的突变常常是“看不懂”。最后一个阶段是“追不上”,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而且新的厂商已经在市场上占得先机,很多老厂商遭到市场淘汰。曾经经历过的数码摄像替代胶片和以液晶面板为主的平板显示技术替代CRT技术,教训惨痛,但产业界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汲取教训。

市场机会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改进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市场需求往往比十所大学更能拉动技术进步”。大量创新研究的文献告诉我们: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存在互动关系。市场并不是空洞的,市场是新产品和新技术改进的试验场,是了解顾客需求的感应源和创新得以持续的利润源。技术创新的最终选择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必须给新技术以市场改进机会。一旦在新市场或低端市场站稳脚跟,颠覆性技术就会开始启动自身的改良周期。对于电动汽车技术,农村、三四线城镇等边缘市场,能够为起步阶段的新技术提供改进的机会,新技术要在这些边缘市场中获得利润、站稳脚跟,才能得以持续改进。

“在位者”大企业一般总是持观望的态度,起初不会贸然“涉水”太深。大公司更善于持续性创新,由于在主流市场上仍然获利颇丰,大企业总是专注于服务现有顾客。如果颠覆性技术得以推广,在传统燃油技术方面的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将面临巨大的过剩产能,因此,大企业从本能上是不愿意接受替代性技术将要占据上风的事实,希望继续在传统技术轨道上获得更多的利润。很多大企业都采取谨慎、观望的态度,希望等新市场的规模发展到足够大时再进入。我国大型汽车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表现得积极主动,但不可低估发展新能源产业战略的引导,政府的补贴与行业潜在巨大市场前景的影响。

大企业通过兼并存活下来的小企业来实现新业务的发展,也不失为一条成功的道路。在新技术发展初期,最重要的就是给新进入者以发展机会,让市场选择优胜者。由于新进入者常常缺乏市场渠道、工艺能力、规模优势、管理水平等互补性资产,虽然实现了盈利,但一旦当产品的主导设计确定后,创新由产品创新转入工艺创新和流程创新,大企业的优势凸现,这些新进入者可能会被大企业并购,但这也常常不失为一个双赢的局面。成立于1994年的印度Reva公司专注于低速电动汽车,业务蒸蒸日上,于2010年被印度大型汽车企业马恒达(Mahindra)收购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为Reva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实力支撑。

给新进入者以市场准入机会,是新兴技术的发展初期所需的最重要的支持政策。以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萌芽期、引入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发展期。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给新技术以市场机会,让它在细分市场上获得持续改进的机会。因此,放开市场准入,同时做好规范和引导,让新产品和新技术充分竞争,才是正确的选择。继续一味用高标准、高门槛来限制市场准入,将来很可能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贻误最佳发展时机。

(作者系国家自然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项目负责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