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下是为了报国 转业也是为强军
——记济空某场站转业待安置干部李斌
李广君 王 宇 贾俊峰
李斌在现场指挥。 崔文斌摄

“想一想从军抱负,当兵就要知责尽责,离队更要感恩报恩;想一想成长之路,职务待遇总有限,事业追求却无限;想一想共产党员的身份,留下是为了报国,转业也是为了强军……”4月份以来,济空某场站副团职转业待安置干部、原副站长李斌向党组织递交的一份思想汇报,在空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今年42岁的李斌军校毕业后,在飞行保障一线一干就是18年,每年组织保障上万架次的飞行,保障优质率连年保持100%,先后执行国庆阅兵、奥运安保等12次重大任务,4次荣立三等功,6次被评为优秀参谋和后勤保障能手。今年2月,任副团职务满两年的李斌,因职务、年龄到线和编制受限,组织上不得不安排他转业。

当兵就要知责尽责

听到转业的消息时,妻子和战友都劝李斌,“找领导谈谈,再干一年,满3年了到地方能安排正科级岗位”。李斌说,“提副团时我就快超龄了,是组织关心才多干了几年,咋能再麻烦领导?走和留都听组织的”。

其实,李斌飞行航校的同学中进步快的到了副师职,慢的也都正团了,但李斌因工作需要从飞行转到场站岗位,职务就落了下来。对职务待遇知足的李斌,工作上却是出了名的“不知足”。从担任场站战勤参谋第一天起,李斌就逐一熟悉场站基层单位100多个专业,不到3年就精通外场业务工作。18年里,每年都要完成200多个场次的飞行保障任务。

2009年,一架运输机因起落架故障,途中需要在场站迫降。李斌跳上消防车,不顾危险带着救护车和应急抢修车冲上跑道,跟随在嘎嘎啦啦直响、火星四溅的飞机后面,及时处理了一起险情。

官兵们都说,李副站长对工作要求很高,对利益看得很淡。去年3月,李斌的父亲脑溢血手术花了3万多元,场站党委提议给他困难补助,他说,“有困难的官兵不止我一个,我当副站长的拿了钱,其他官兵咋想?”

离队更要感恩报恩

得知自己被确定为转业对象后,李斌做了两件事:一是请求组织多给他安排一些外场飞行保障任务。二是向组织郑重递交一份思想汇报。细数自己军旅生涯中成长的一个个脚印,他满怀深情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在山东老家,我是全村数十年来第一个被空军招飞的农家子弟;在同期入伍的战友中,我是职务最高的干部。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是党组织给了我这一切,对此我已经非常知足。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不能在愿望得到满足时就夸组织好,在需要付出或不如个人意愿时就埋怨组织……”

2006年3月,他担任副营职参谋才两年多,师党委破例任命他为场站副参谋长。2009年,正营职满3年,如不提升将面临转业,师党委两次报请上级“抢救性”提拔他到副团职岗位。担任副站长后,李斌把办公室搬到了条件简陋的外场,“离机场近一点,我心里更踏实”。

李斌所在的场站是空军少有的一站保障两个飞行团的单位,后勤保障人员分成两班,人和装备轮流休息,唯有李斌连轴转。从当副参谋长起,6年来,1300多个飞行场次,李斌“逢场必进”,以“身兼二任”的方式回报组织。

年初是飞行旺季,即将转业的李斌仍和往常一样进场保障飞行训练,不仅天天人在机场,心也依然在岗在位。2月,山东半岛突降大雪,为了不影响飞行,他连续组织清扫跑道48小时后累倒,医生警告他“这是过度劳累,易引发猝死”。他对病床边抹眼泪的妻子说,“快转业了,这个时候咋能休息?”

3月13日,养场员清扫跑道时捡到一个飞机阻力伞上的铆钉。李斌直接来到保伞室,保伞员告诉他收伞时已发现并换上了新的,但李斌还是要求把当日飞行用过的10多套伞全部打开,直到亲眼确认每具伞原盘上的每颗铆钉都在,才放心离去。

3月31日,是李斌军旅生涯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两个团接场次飞行。21时,当最后一架战机平稳停靠在机位上时,手持对讲机的李斌泪水夺眶而出……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