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地处我国西北端的国境线上,因这里有“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之说,也被誉为我国“西北边境第一团”。
在距“第一团”团部25公里,位于边境线上的桑德克哨所里,有位不平凡的守边人,185团林管站职工马军武。
4月18日,记者乘车三个多小时来到这里。远远地就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身着迷彩服的马军武站在旗下。黝黑的皮肤、健壮的身体,领口上挂着“民兵”的领章。
1988年,马军武成为一名军垦战士。而就在这一年4月23日,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爆发特大洪水。按照国际法惯例,国界在界河中心,如果河水改道,包括团机关在内的50多平方公里土地将非我方所有。为防止国土受损,185团军垦战士们迅速投入到抗洪守土战斗中。5月8日凌晨,经过16天的昼夜奋战,防洪大坝胜利合龙,国土安然无恙。
此后,为了防止类似灾害再发生,上级决定在界河边建立桑德克民兵哨所,而只有19岁的马军武,带着父母的声声叮咛,背负着全团干部职工的嘱托,走进了桑德克哨所。
冬天,桑德克哨所是雪海孤岛,气温达零下50多摄氏度,由于积雪阻隔,这里的人出不去,外边的人也进不来;夏天,这里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一种学名叫蠓的小蚊子,最多时每立方米能达到1700多只……
“生存条件的艰苦都不算什么,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看不到尽头的孤单和寂寞。”马军武回忆说。远离城镇、远离村庄、远离人群,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几个月见不到外面的人。刚到哨所的时候,马军武带着几分好奇,每天观察河水、检查河堤、巡边护林,重复着规定的工作和巡视。可时间长了,做完每天必做的事,余下的就是孤独和寂寞。
就在快要不能承受寂寞之重的时候,1992年马军武迎来了他的爱人,同是军垦第二代的姑娘张正美。从此,对马军武而言,哨所又多了一个含义:“在边防线巡逻,每当看到远处悬挂的五星红旗就看到了家。”
有人给他们算过一笔账:24年间,马军武与同是战友的妻子张正美在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桑得克龙口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走了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磨破了270多双胶鞋,穿烂了40多套军便装,记录了27本边情值班日志。
在哨所的卧室兼值班室内,记者看到了桌子上的巡边日记。
“2012年4月16日上午,有几只羊在边防线附近吃草,我及时联系老乡把羊赶到其他地方……”
“2007年5月28日6点48分,桑得克地段突然下起暴风雨,10分钟后又下了冰雹,冰雹有鹌鹑蛋那么大,持续了10多分钟;界河河水涨了7厘米。我们夫妻两人分头在界河边上巡河,随时向团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汛情……”
夫妻俩的这些边情值班日志,为边防官兵准确掌握边境情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001年,国家对阿拉克别克界河实施了两期加固工程。土质河堤变成了坚固的混凝土护岸,即便有洪水冲刷,国土也不会流失。
2006年,桑德克建起了一栋新哨所,安装了电灯、电话,看上了电视,哨所的院子里种上了花草果树,夫妻俩的生活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桑德克哨所、32号界碑和抗洪守土纪念碑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列入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常有人来参观,夫妻俩又兼任起了义务解说员。
自2006年起,马军武先后被评选为农十师“优秀民兵”、“十师骄傲”年度人物,并于2008年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2010年,马军武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