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事业单位改革事关全局
——一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吴 锋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看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公众的需求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突出,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仍不充足,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反映强烈。而这种状况,与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密切相关。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又如,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再如,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够,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也相对薄弱,等等。上述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解决好诸多共性、基础性和衔接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这项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微观事务交给事业单位,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公益事业发展上,加强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引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也有助于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强化公益属性,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改革还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改革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是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与这些领域的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虽在分行业分地区推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相对滞后,并影响了其他领域改革的进展。改革越往后拖,矛盾越突出,成本越大。从改革开放总体布局出发,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形成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已势在必行。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行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真正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