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市场与“非诚勿扰”
□ 匡 桦

如果将资本市场与当下一档收视率较高的相亲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联系在一起,这两者之间似乎还能找到一些共通之处。期望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如同相亲中的男嘉宾,带着各式各样的“人证物证”,希望能博得24位女嘉宾的垂青;而女嘉宾犹如市场当中的投资者,严格地打量、审视、筛选,总希望能够更为准确清晰地了解对面站着的那一位,是否值得自己托付终身。

与男女相亲类似,资本市场上的企业与投资者同样看重双方见面的“第一感觉”。需要掌握经营主导权的企业所有者,自然不希望碰到凡事都要干预的投资者;而需要对企业日常运转了然于心的投资者,却更倾向于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更为公开的企业。这种初始的融资特征属性,是资本市场中最为基础的信息,也是企业与投资者相互寻觅,而后达到最佳组合的基础。如果最开始时无法达成一致,后期想要真正形成融资便利与投资回报的良性互动较为不易。

相亲节目现场的男嘉宾使出浑身解数制作的短片、绞尽脑汁回答主持人和女嘉宾的问题,无非希望留下更多的正面印象,最终效果如何,则完全依靠女嘉宾的主观判断。但在资本市场中,投资却不能仅仅依靠“第一感觉”。对投资者而言,在与企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的过程当中,始终都处于信息的劣势方。除了企业为融资而公开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之外,投资者希望了解的其他“软信息”少之又少。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可凭借自身规模增加与企业谈判的筹码,对企业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除了依靠“第一感觉”进行决策之外,其他可供参考的信息的获取比较困难。而面对市场中众多需要融资的企业,再强势的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对每一家企业都进行深入研析。

正如电视娱乐节目需要把握全局的主持人和妙语连珠的点评人,资本市场也需要超然于市场的第三方机构,能以更为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在投融资双方中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双方合法利益。资本市场中投融资双方涉及自身利益时,很难保持足够的冷静,再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投融资双方很容易在价格或者行为方面发生偏离,如在经济繁荣时盲目乐观,而经济衰退时过分恐慌等,都需要密切联系市场却又独立于市场的机构进行纠偏。这些机构或组织需要具备一定职能,可以让投融资双方在“冲动”的“一见倾心”后进行冷静思考,确定对方是否是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如果投融资双方的确愿意满足对方要求,适应对方特征,那当然是最为喜闻乐见的“两相情愿”,也使得投资与融资需求均得以满足,更是资本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作为一档相亲类节目,能让男女嘉宾最终牵手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则还有所欠缺。

投融资双方在“两相情愿”之后,可以享受“爱情”的甜蜜,但对密切联系市场却又超然于市场的第三方机构而言,还需要继续追踪二者的动向,继续发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作用,将获取的各种信息呈现于双方面前。

对资本市场而言,将选择权交还给投融资双方,由投融资双方自由组合,达成默契;超然于市场的第三方机构提供交易平台、规范信息披露、监督双方行为,以自律的方式对不尊重“爱情”的行为进行惩戒。这样的组织方式无疑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巩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诚然,资本市场应当像“非诚勿扰”一般,提供平台让优秀的企业与持有资金的投资者在这一平台上“寻找爱情”。但更为重要的是,超然于市场的“主持人”和“点评人”应当摒弃“包办”的思维,将双方能否达成一致的权力交还给“男女嘉宾”,实现真正的“非诚勿扰”。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部)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