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红火火的草莓产业
本报记者 罗 霄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设施农业新村的323座温室中,有4个温室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就是魏新春种植的草莓。这里的草莓果以颜色正、品相好、口感佳深受客户欢迎,每斤曾卖出了28元的价格。

说到种植草莓,魏新春可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凭着丰富的种植经验。2005年,初中毕业的魏新春回乡务农。本来就有一股子闯劲的魏新春,不愿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度过一生,第二年他就外出打工了。他来到沈阳苏家屯一个设施农业小区,为一个草莓种植户管理草莓温室。在打工中,他发现草莓水果很受欢迎,而且价格相当高,就暗下决心要学到技术然后回家搞草莓种植。

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向那里的技术人员学习技术并操作,每个细节他都多问多记。3年的时间,他学会了草莓种植的所有技术,还学到了市场营销的技巧。2009年,他放弃了老板的高薪聘用,回到开鲁镇设施农业新村承包了7个温室,并在其中两个温室里种植了草莓,去年他又增加了两个温室的草莓种植。

“年前,我家的草莓卖到了28元每斤,现在也没有掉下10元钱。”说到草莓给他带来的实惠,魏新春欣喜地告诉记者,“种草莓和种玉米的纯收入相比,那就是一亩顶30多亩。”据魏新春介绍,他家的草莓从元旦开始结果销售,到6月底共采摘3茬到4茬,每亩地能结果7000斤,按照15元每斤核算,一亩地就可以收入10万多元,去掉人工、棚具折旧等项开支,纯收入也在3万到4万元。他的4个草莓温室占地6亩,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

草莓果因为其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被视为果中珍品,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草莓果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仅开鲁县城各水果店一天销售草莓就达2000斤。魏新春说:“草莓果摘下来后,我起早送到县里各个超市和水果店,批发给那里一部分,然后自己留一部分到菜市场卖,卖得挺快的。”

魏新春说,“今年,我打算将另外3个温室也种上草莓,收入还会再增加一大部分。”记者问:“种草莓这么挣钱,那你为什么不多增加种植面积或发展更多的人来种植?”魏新春说,当初是抱着稳步发展的目的来搞种植的。现在从经济效益看,基本成功了,市场前景也非常好,所以今年他要将那3个温室也种上草莓。

目前,魏新春已经成立了“开鲁县红果王水果种植合作社”,下一步,他就要带领更多的农民种植草莓,实现草莓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魏新春高兴地说,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草莓基地就要在这里诞生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