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旅游热韶山
本报记者 刘 麟

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个缅怀故人的日子,今年清明节湖南省的天气格外晴好,祭扫和出行旅游的人数倍增,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迎来了一批批祭扫的人群。

献花、诵诗、唱歌、植树……4月2日,来自河南开封的市民李成功一家三代21口人捧着鲜花齐聚韶山烈士陵园,在毛主席六位亲人的铜像前,他们先对烈士墓碑进行清洗,然后依次敬献鲜花,接着朗诵一首《七律到韶山》的诗篇,全家老少又一起唱起了《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的革命歌曲,向烈士三鞠躬行礼。“在韶山过清明节的感觉很特别,对我乃至我的子孙而言,更多是来寻找一种精神信仰。”李先生的外套上别着一枚金色的毛主席像章,这在到韶山来参观祭扫的游客中并不少见。

从“放炮烧纸”到“鲜花音乐”,从“焚香磕头”到“烛光祭奠”……在韶山毛泽东广场,游客们或献上一束鲜花,鞠躬致哀;或在肃穆的音乐声中为毛主席敬上一杯美酒,以表怀念。“早就想来体会一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来自石家庄、52岁的关先生告诉记者,为了一圆“到韶山走走”的梦想,他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带着家人来到湖南。

在数以万计来自五湖四海给毛主席“祭扫”的人潮中,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庞,那是常德市某中学的学生们。他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举行“成人礼”活动,孩子们在毛泽东广场许下“努力成为中国未来栋梁”的铮铮誓言。带队的陈老师告诉我们:“吃水不忘掘井人,在充满红色文化底蕴的韶山领略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应当是中国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课。”

清明小长假,韶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4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旅游门票总收人达64.8万元,同比增长19.8%。其中清明节当日,来韶游客达11万人次,同比增长63.3%,这里迎来了清明“绿色出游”的最高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