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金饭碗” 摘掉“穷帽子”
——甘肃抢抓机遇谋划转型跨越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内容丰富,对症下药;成效显著,意义深远。”3月23日,参加完甘肃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研讨班学习的甘肃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自己对这次学习的看法。

3月19日至23日,甘肃省委将省市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在省委党校,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以及安徽、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及中科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有关知名学者,用5天时间,深入解读《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意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向甘肃领导干部介绍发展循环经济、小微金融、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开放开发能力、研究谋划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

“我们敏锐把握政策、熟练掌握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谈及这次集中学习的初衷时说,这些年,国家对西部、对甘肃非常关怀,政策给予倾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是不是我们各级干部都对这些政策文件真正吃透弄通了,是不是这些政策的含金量都转化成了我们发展的真金白银,是不是扶持的举措都落实到了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是不是把政策隐含的空间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了,这些方面我们怎么要求自己都不过分。”

吃透政策谋划产业项目

“没有政策能争取到政策是能力,有了政策能落实好政策更是本事。”王三运说,不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政策中找项目、谋项目,还要把政策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让他们从政策中找机遇、用机遇。“文件政策不是锁在抽屉里面的,而是要让群众知道,要让战略合作者知道。”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甘肃省有关部门、单位与中央对口部门、单位衔接,截至今年1月底,中央单位(企业)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或与甘肃省签订部省协议共49个。

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获批了白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甘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升格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敦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增容扩区不断推进。

“通过用足用好现有政策、谋划挖掘政策潜力、争取新的支持政策,确保每年都能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申报一批,努力在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说到将政策转化为项目,甘肃省省长刘伟平说,要突出“用”、“谋”、“争”。

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甘肃跨越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何强化产业支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现代能源、资源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此,甘肃将按照国家明确支持的产业导向,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富民产业。

“优势产业关键要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关键要加快培育,富民产业关键要铺天盖地。”王三运表示,甘肃各地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步伐的同时,将按照国家把甘肃确定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定位,尽力把这些产业培育好,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落实政策扬长补短

“‘十二五’时期国家扶持西部政策的基本取向,就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王三运分析说,对甘肃发展的支持,重点是围绕促进发挥优势、着力接长短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保护、文化和民族民生建设。

“如何围绕富民兴陇,把优势资源利用好”、“如何弥补发展短板,把瓶颈制约破解好”是甘肃此次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学习研究的重点内容。

甘肃是中国的有色金属之乡,目前已探明有6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0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可以说,资源是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和富民兴陇最基础、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是甘肃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具特色、最具比较优势的法宝。”王三运坦率地说,甘肃目前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配套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链条比较短,后续产业和相关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今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突出富民兴陇这个导向,资源的配置也要考虑怎么富民、怎么兴陇,做到资源开发市场化、资源应用产业化、资源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永续化。”

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居民收入偏低、金融支撑不够,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短板,也是甘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软肋。甘肃省发改委主任赵春表示,“十二五”时期,甘肃在开发重点上,将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力图在某些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区域上有重大突破。

基础设施方面,甘肃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14个市州通铁路、通高速公路,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甘肃将以建设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重点实施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区和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甘肃将通过改革与发展双管齐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筹措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金融。

用活政策后发赶超

“从宏观层面说,近年来,国家出台直接或间接包含支持甘肃发展内容的规划文件共有11个之多,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为甘肃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课时为甘肃支招,“要把利用政策平台和打造政策平台结合起来,要把已有的实施政策和拓宽、延伸政策空间结合起来。”

范恒山认为,中西部的优势在于后发优势,中西部的难点在于发展中一方面要追赶东部,另一方面实现转型发展。中西部要实现跨越发展,就要把东部经过的两个发展过程变为一个过程,把“赶”与“转”结合起来,利用后发优势,尽快赶上东部。

“十二五”时期,甘肃将围绕酒嘉冶金及新材料和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金昌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兰州石油化工、兰白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银光军民结合产业园、陇东煤电化基地等,通过转移承接,打造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同时,将打造兰白核心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甘肃部分)、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区、陇东能源化工区、金武经济区、民族特色产业集聚区等六大承接重点区域。

2012年,甘肃将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专项资金中调整1000万元,专门用于奖励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突出的市州和企业。甘肃省省长刘伟平说,在开放开发上,要切实把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源引投资、以产业聚人才,“真正做到人不分东西南北、钱不论国有民营、物不论国内国外,只要有利于甘肃转型跨越,就要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利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