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清洁型、能量密集型能源,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记者近日就我国核能发展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温气冷堆总工程师张作义。
记者:世界上大约六分之一的电力供应来自核能发电,鉴于核能在安全方面的特殊性,各国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我国在核电发展上应注意些什么?
张作义:核电不仅是电力,还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能没有核电,但同时我们也要科学有序地发展。核电发展需要注意多方面事项,比如在核电厂选址方面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能有超过设防标准的地震、海啸、洪水、龙卷风等,没有断裂带,不能离火源很近,天上不能有飞机航线等等。经过严格审查满足核电标准的厂址是稀缺资源,应当进行大力保护。
记者:核能项目产业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
张作义:2003年,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清华大学联合组建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推进核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2004年,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清华大学签订协议,联合组建高温气冷堆核电厂业主公司,于2007年注册成立了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形成了层次高、结构优的产学研团队。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这个团队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完成了总体技术方案制定、关键技术研发等任务。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是推动项目顺利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驱动。
记者:目前我国核电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何种地位?
张作义: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了很好的核电发展基础,并且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在发展核电的时候,我国还没有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真正具有商业规模的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才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的技术安全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当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张作义:近年来,我国核电进入相对比较正常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他一些国家在核电发展上的较快速度。比如在核电发展上起步较晚的韩国,现在的核电设备已经能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如果不加速发展的话,很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落后。所以,我们在发展核电上不应有任何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