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能源的加速消费,现有的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等储量越来越少,寻求新的可替代能源,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虽然当前核能、风能、水力、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迅猛,但其规模都有限,因此还很难替代常规能源,可燃冰与之相比较具备了明显的优势。
可燃冰分布十分广泛。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现有的能源格局,进而对地缘政治产生影响。
不过,在看到可燃冰巨大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其开发利用的难度和风险。可燃冰中的甲烷,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0倍。直接开采可燃冰会造成甲烷泄漏,让可燃冰中的甲烷逃逸到大气中去,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后果。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也可能导致海底软化,引发地质灾害。另外,可燃冰大多数的矿床地点很可能过于分散,不利于经济开采。
无论是陆域还是海域,可燃冰开采利用都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面对大自然赐予的财富,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谨“研”慎“行”。
谨“研”,就是要严谨对待技术研发。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可燃冰开发对我国未来能源保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作好顶层设计,科学统筹安排力量,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力争在勘探、开采、运输、存储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进步,并在未来的可燃冰开发中占据先机。
慎“行”,就是开发行为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保护好可燃冰资源不被破坏,待技术成熟、环境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时,再进行商业开采,防止盲目滥采、无序竞争造成环境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损失。
可以相信,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通过科技创新和商业开发,我们一定会探索到一条两者兼顾的道路,但是在这之前还是要先做好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