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则瑾
去年春天,上海浦东新区为居委会新增部分工作经费,陆家嘴街道反复讨论后没有一拨了之,而是设立陆家嘴街道居委会自治金,专项资助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项目,158个项目“提取居民需求,吸引百姓参与,得到大众认可”,有效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居民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街道干部们开始以为根据经验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但等到居委会通过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将提取居民需求的初步项目报来审核时,才发现原来并不完全如此。居民们更希望建立畅通的诉求渠道,例如给居民建个倾听室、民生接纳室,或者居民议事厅、楼组文化客厅等。
还有那些烦心事,居民也都排了队,高龄独居老人该怎么照顾?养狗、养鸽扰民能不能协调?不相往来的近邻是否可以牵手?这些事居委会解决起来往往有心无力,而现在都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呼声中被征集进了189个项目中。
对这些项目,街道通过审核,批准其中158个付诸实施。陆家嘴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安桥说,审核的标准是能不能惠及更多居民,具体说是“补基础、创特色、做公益、育队伍”,即补社区工作经费之不足,围绕居民参与、居委会自治,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培育志愿者队伍。项目分为社区自治管理、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3大类型。
由于是从居民中提取的需求,居委会运作时居民们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迸发出超乎想象的大智慧,许多悬而不决的难题被化解。
市新居委会所辖区是一个60岁以上居民占了近三分之一的老小区,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多。实施“爱心铃”项目后,50多位申请免费受助的老人有急事按铃求助,结对的邻居志愿者家里会立刻响起铃声,而装电铃和志愿者小额奖励经费就从自治金中列支。
针对养狗、养鸽扰民,梅园三村20多位热心居民组成居民议事厅,先议事再行动,分头拜访90来户养狗家庭,送上一根自治金列支的狗绳,再动员办证、打疫苗、签公约;与3户养鸽家庭约定放鸽时间、劝说勤扫鸽舍……如今,养狗、养鸽扰民的少了。
更多的项目瞄准了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的精神需求,创设了以楼组为单位的楼组文化客厅、楼道公共区域美化、楼组厨艺比赛等项目,原来商品房小区居民互不来往,现在楼组活动多了,邻居开始日常交流,社区有了大家庭的感觉。
吴安桥说,自治金投入的原则是量入为出,一年来共投入158.3万元,平均每个项目1万元,30个居委会平均每年能做5件事,很了不起。衡量项目是否成功,就看居民的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度。现在,居民全程参与项目提取、实施和监督,一个项目结束后,还会公示自治金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