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金支持建大棚 技术服务到田间
山西大同多措并举发展设施农业
记者刘存瑞 李哲、通讯员谷盛明

本报讯 记者刘存瑞 李哲、通讯员谷盛明报道:3月的山西大同,春意渐浓。该市天镇县南河堡村菜农吴大姐兴奋地对记者说,“一个大棚占地1亩多,如果经营好咱就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呢!”近年来,大同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累计拿出专项资金1亿多元用于补贴、扶持设施农业建设,同时出台了《大同市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化农业。为解决投入问题,大同市对各类支农项目进行有效整合,采取奖励补贴的办法支持农民建大棚。在灵丘县,每建1栋温室县财政就补贴1万元;天镇县对每个温室大棚补助1300元、对每个拱形大棚补助500元、对每个移动大棚补助260元,另外,每建1栋温室政府还帮助协调贷款4万元,并对建棚贷款给予两年贴息。政府的扶持政策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他们纷纷主动建起大棚。目前,大同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2.8万亩。

快速发展的设施农业,对种植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大同市抽调近1000名农技骨干组成科技小分队,下乡开展技术服务。小分队利用赶科技大集、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培训农民15万人,培育“重科学、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示范户600多个,赠送施肥卡27万份,提供市场供求信息1000多条。大同还多次组织农科人员、种植大户赴设施农业先进省市学习取经,并聘请20多位省内外农业专家前来指导、授课。

大同市全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9个农业县区全都确立了特色主导产业,吸引了北京新发地、承德露露、江苏雨润、中储粮、荷兰瑞克斯旺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带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50家,完成销售收入33.8亿元,带动10多万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增收2万多元。阳高县把蔬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蔬菜专业村33个,每年为京津地区提供蔬菜15万吨,还吸引了河南、山东、浙江等地许多大客户前来收购蔬菜。

此外,大同还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壮大营销经纪人队伍,增强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合作社2884个,农民经纪人2600人,直接带动近30万农户进入市场,搭建起了一座座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金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