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浇灌一片民生绿洲
本报记者 姜 帆

在大漠深处,在边陲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扎实的投入和更艰苦的付出。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执著地实践着——

这是一组令人眼前一亮的数字:

近11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在累计上缴33.15亿元税费的同时,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公司投入6000万元,用于救助、慰问、资助困难群体。

作为一家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具有59年历史的老企业,今天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大型公路运输物流企业。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248.3亿元,是2000年3.1亿元的80.1倍,年均增长47.92%。

公司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总经理刘志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说,自2001年以来,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的是亏损严重、经营不稳的状况。为此,公司上下负重爬坡,围绕服务保障油气主营业务,努力寻找发展接口和资源依托,取得了建设国内一流跨国运输物流企业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该公司正积极拓展市场,他们在31个省区市设立了分公司,在526个地市级城市设立了配送中心(车队)、修理厂和物流中心,运输生产作业范围辐射全国各地市县。

企业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此,该公司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先后购置更新了技术性能好、安全标准高的车辆超万台,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购置和租赁土地76.6万平方米,新建了新疆库车、轮南和青海曹家堡等生产生活基地及一线生产场点536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配送中心246个、修理厂111个,特别是建成了现代化的塔中生活公寓,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员工告别居住了10多年的野营房;改造维修了职工医院办公楼及120急救室、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职工公寓、幼儿园等生活后勤设施,实现了改善民生促和谐的发展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