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友热议——
从源头上根治摩托车酒驾
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亮亮

今年两会期间,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议题广受网民关注。中国经济网与《经济日报》联合发起关于摩托车酒驾的讨论,得到网友的热烈响应。是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还是执法存在“盲区”?如何有效治理摩托车酒驾频发这一乱象?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根据中国经济网中经论坛发起的“您对‘摩托车酒驾’怎么看”的调查,网友普遍认为酒驾现象归结于驾驶员的侥幸心理与法律意识淡薄。从交管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中不难看出,很多驾驶员认为下班时间没有交警巡查,即使被查到也可凭借摩托车的灵活轻便迅速躲避检查。

中经网友“夏日之冰”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摩托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和汽车驾驶员一样,摩托车驾驶员也要遵守交通法规,酒后驾车同样要受到严厉处罚。”

中经网友“kiah”认为,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摩托车使用较为普遍。一些驾驶员疏于防范,麻痹大意,平时超速、猛拐、闯红灯等行为不断出现,更有人酒后铤而走险,继续违规驾驶。行人、其他机动车驾驶员惟恐避之而不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门安全。

中经网友“京小胜”结合自身经历谈到:“我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发现早晚上下班的时候,很多摩托车驾驶员在市区行驶时不看红绿灯,横冲直撞。春节期间情况更加严重,一些骑摩托车出行的人走亲戚串门难免喝酒,酒后依然驾驶,对社会治安造成很大威胁。”

不少网友认为,面对摩托车遍及城乡、数量众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当前尤应加大对摩托车司机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摩托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法规培训,从源头上根治摩托车酒驾现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