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3.2%,较1月份的4.5%继续呈现回落态势,打破连续两年存款负利率局面。
2月份CPI涨幅为何能降至3.2%?是否意味着通胀企稳,对全年物价走势有何作用?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3.2%符合市场预期,符合百姓心愿,提振信心。展望全年,尽管困难不少,但经过努力,把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有望实现。
政策效应显现
涨幅明显回落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程路说,“成绩取得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中央政策调控有方,措施落实得力。”
去年上半年,CPI一度节节走高,通胀压力与日俱增。面对严峻的物价形势,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
随着稳定物价、遏制通胀的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高企的物价在去年8月份开始回落。CPI涨幅在连续4个月回落之后,2011年11月份降至4.2%,12月份降至4.1%。
“去年央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缓解了通胀的巨大压力,使CPI增幅出现明显回落。今年,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认为,日趋收紧的货币政策在遏制物价上涨、抵御通胀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今年CPI涨幅整体基本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1月略有反弹,2月降幅较大,这其中要考虑到春节因素。”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说,“今年春节在1月,所以1月CPI高一些,2月就降下来了。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叶青代表认为,2月份CPI回落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和食品的充分供应,“食品在CPI结构中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一直是影响CPI的最重要因素。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CPI就能稳住。”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表达了相同观点。他具体分析说,“1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3.29个百分点。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比1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影响价格总水平回落约1.3个百分点。因此,全国价格总水平的回落,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的结果。” (下转第四版)
有利条件增多
坚持综合施策
2月份CPI涨幅回落至3.2%,让代表委员们看到了实现全年4%左右目标的希望,更看到了中央控物价的决心和信心。代表委员们在分析经济形势时认为,今年控物价的形势要好于去年。
“当前,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社会总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农业连续8年增产,粮食库存充裕,生猪生产、蔬菜生产稳定,食油、食糖库存充足;主要工业品产能充裕,社会总供给得到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政府调控物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保持今年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梁铁城代表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保持今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就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进一步加大力度稳增长、促发展的同时,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价格走势反弹。
“首先还是要增加生产,保障供给,从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流通入手。”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市副市长赵静说,“政府既要从政策上给农产品种植基地必要的支持,加强宏观指导,使整个基地产销保持良好状态,维护农产品价格的总体稳定;还要积极引导建立农超对接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工业企业也要为稳定物价作贡献。工业企业应该主动降低成本,减轻上游对下游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传导。
李毅中委员表示,要加强对整个市场物价走势的监测监控,防止违法行为。“很多时候物价上涨并非市场因素,而是人为的囤积居奇,因此必须加强监管,规范秩序。”
“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把发展速度、调整结构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三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政策措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就有望实现今年把CPI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