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这个数字很平常。但如果记者告诉你这是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你一定会拍案称奇。这家企业就是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1年前。
那是2001年春天,在翠湖边一家小餐馆的酒桌上,两位年轻的从事生物制品的科学家写下了一个名字——沃森,取意于“沃野千畴,良木成森”,立志“让中国的孩子用世界上最好的疫苗。让人人生而健康”。为了这个理想,一群优秀的人才先后走到一起。
沃森一直专业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疫苗类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致力于提供安全、有效、技术领先的人用疫苗产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实现净利润1.54亿元。其又好又快发展的秘诀就是:人才。
沃森成立之初仅有四五名员工,注册资本仅126万元,但是勇于坚持自主创新,并大力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第2年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开发,得到了国家科技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此后沃森又陆续承担了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研发和CpG佐剂增强型乙肝疫苗研发两个“863”计划项目。
2003年,沃森引进国内细菌性疫苗研发方面的高级领军人才,全面进入细菌性疫苗研发领域,很快培养了一大批细菌性疫苗研发、生产方面的青年技术骨干,使沃森生物很快成为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细菌性结合疫苗研发和生产基地,是我国目前惟一拥有两个细菌结合疫苗上市的企业。
股权是沃森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法宝。创业初期,公司现金支付能力有限,为此沃森采取股权激励机制,不仅增加了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而且还提高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他们还采用项目奖励的方法,研发一个新药,分别在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新药证书、生产批件节点分阶段实施奖励。与此同时,沃森还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职位管理体系和薪酬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地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加入;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强化内部员工的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沃森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加强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充分利用“外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沃森与国际知名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贝勒医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不仅接触到国外最为前沿的研究动态以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且为新项目的选题及技术攻关获得重要的技术咨询。
迄今,沃森有研发技术人员近200人,建立了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新型佐剂疫苗研发技术平台,已申请15个疫苗品种临床研究获得受理,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获得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2项,获得卫生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1项;2个疫苗品种已经上市销售,目前在各个研究阶段的疫苗研发项目有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