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奖为何 常空缺?
韩 霁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度空缺。12年间8次空缺,是奖项门槛高,还是基础研究弱?应该说,两者兼有。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宁缺毋滥”是其评选的重要原则,评审委员会把关严,是出现空缺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基础研究的研究周期长、难度大,相比应用技术而言,很难出成果。以曾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为例,这项研究是200人历时44年完成的,一共出版了80卷。有专家甚至分析认为,过去评出的一等奖基本是早期积累的结果,现在基础科学正进入一个新的沉淀期,还没到大规模产生高水平成果的时候。一方面,研究成果不易产生,一方面严格遵守评奖标准,结果可想而知,自然就是大奖常年空缺。

人们由此提出,随着我们对自然科学认知的逐渐提升,以及自然科学领域自身的发展变化,评奖标准是否也应该作出调整呢?有人举例,代表我国近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铁基超导方面的研究成果,因为没能满足某些入选条件,最终没能参评自然科学奖。学界对此均表惋惜。看来,面对大奖连续8次空缺的局面,在赞许严格坚守评奖标准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是否对评奖标准的某些结构指标,作出更贴近现实的适当调整。

当然,一等奖的连年缺席的背后,最应引起重视的是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不足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连年增加,但在整个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所占的比例却在减少。这表明,我们在科研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重应用性课题的倾向。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作为探索前沿新知、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自然科学自然容易被靠后放置。而且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需要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敢于追求真理,当下有些机构急功近利、虚夸浮躁的学术氛围,显然不利于出现像样的科研成果。

事实上,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位获奖的科技工作的体会给我们以启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没有明显的界限,随着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加速,这样的特征将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不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也会乏力。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作为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的水平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真正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的可持续性。如果将基础科学视作起跑线,希望我们今年的空缺,不要成为未来国家科技竞跑中的遗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