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压岁钱 变了味儿
王 琳
许 滔绘

春节长假结束,某网站评出的7条网络热词中,“压岁钱通胀”一词让人颇有感触。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今年各地的压岁钱也呈水涨船高之势,部分城市压岁钱的起步价甚至上浮至500元。一些外媒也关注到中国的“压岁钱通胀”现象,戏称中国家长“压力山大”。

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年俗。压岁钱在古时又称“压胜钱”、“压祟钱”等,民俗中有压住邪祟,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之意,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和期望。通过给压岁钱,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加深了亲人之间的感情,也使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彰显,世代相传。

在笔者小时候,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只是象征意义,数目不多,10元、20元,为的是讨个吉利。如今,生活水平提升了,压岁钱也开始“通胀”了。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的压岁钱令长辈吃不消。

当压岁钱遭遇了“通胀”,也让这份简单的新年祝福变得“沉重”起来。时下,压岁钱更多地被视为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掺杂了复杂的人情、利益;许多时候,压岁钱不再是讨个吉利,而是“面子”的比拼。人们对压岁钱赋予了太多的人情和物质内容,消解了其文化意味和精神内涵。这些都让压岁钱逐渐丧失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变味儿”的压岁钱也成了人们的烦恼和负担。

说到底,压岁钱是一种传统风俗,是一种美好祝福,不能演变成纯粹的“人情”,更不能成为敛财的途径。当下,如何让压岁钱回归其传统意义,正确引导压岁钱的走向值得深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