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是那股子铁血豪情
——记济南军区某红军师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李光辉 丁雅涵

2012年元旦,济南军区某红军师两名烈士父母寄来的贺年卡,把师政治部主任宫松奇的思绪拉回到3年前。

2008年6月17日,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执行8车50吨重的活动房板材卸载任务。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他不顾极度疲劳,又去帮助战友卸车。21时左右,武文斌劳累过度,晕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终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宫松奇对记者回忆说,“那天早上,他出发前,我还摸过他的手,粗糙的手掌上满是伤痕。”

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官兵个个都是武文斌。在都江堰一栋危楼废墟前,阵阵余震中,为抢救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命,师政委刘法峰大喊一声:“是独生子的站出去!”现场273名官兵纹丝不动。刘政委又是一声大喊:“是共产党员的举手!”273只右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宫松奇说,其实,那支队伍里,一半都是独生子,而共产党员只是少数。

另一位让宫松奇深深怀念的铁军战友,是被联合国授予“维和特别贡献奖”的谢保军。苏丹维和的280多个日日夜夜,谢保军和战友们出色完成57项重大任务,树立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他也因劳累过度倒在异国他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写信吊唁,“对谢保军为苏丹和平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深表敬意”。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这是铁军官兵的铮铮誓言。

“躺在担架上,拖着断脚,打出47环,这是和平年代的战斗奇迹!”正在彩排的“铁军师”龙年春节晚会上,小品《感动铁军》里侦察营战士李雁林的故事,让记者赞叹不已。

“我不能退赛,军人就是死,也要保持冲锋的姿势!”去年10月11日济南军区侦察兵大比武中,李雁林在遍布碎石和荆棘的山地上侦察前进,不慎扭断了右脚踝骨。战友们自制担架抬着他,坚持完成了13个课目。最后,在射击线上,李雁林侧身躺在担架上扣响了扳机。哒哒哒,20秒,枪枪击中目标,47环!刘法峰政委说,在铁军,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将士的血液里流淌着铁军的血性豪情。

2011年,铁军师党委再次被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师旅团党委”、被四总部表彰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

英雄的官兵和英雄的集体何以在铁军不断涌现?“那是因为80多年铁心跟党走、忠诚为人民,铁的信念和意志就像遗传基因一样,植根在新时期铁军官兵的骨血中!”刘法峰自豪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