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金融改革发展 再上新台阶
王信川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时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推动金融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这是在深入分析经济金融面临的复杂形势之后形成的共识。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金融业改革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比如,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有待改进,金融监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配置资源的效率。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不过,金融资源配置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部分金融资源依然投向了产能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耗能等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集聚,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还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金融业是一个风险行业,风险始终存在,如何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系统性风险,阻隔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是关系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就是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忽视风险乃至无视风险,风险积聚不能有效化解及扩散后无法控制所致。我们必须以此为鉴,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中,牢牢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更要立足当前,开好头、起好步,切实把今年的金融工作做好做实。当前,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尤其要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