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
瞿长福

在很多地方,这些年扎实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或已经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有的地方从生产生活条件到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城市居民。

与此相对照,也有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形式上的新村建设——

眼下,无数农民工正从四面八方返回自己的家乡。不过,他们中许多人的家已不是原来的家,村庄也不是原来的村庄了。他们的家园,有的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新民居,有的变成了风格各异的乡村别墅,还有的变成了公寓式的高楼大厦。

这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之一、成效之一。在很多地方,这些年扎实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或已经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一些农村居民不仅生活富裕了,而且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先的城乡差别缩小了,有的地方从生产生活条件到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城市居民。

与此相对照,也有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形式上的新村建设,不管是否具备条件,不管农民是否愿意,就开始拆村建房,强行让农民“上楼”、“进别墅”。有的甚至引进房地产开发商,一边拆掉农民旧居,一边硬性卖给农民新房。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仅仅追求形式美观,但脱离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改变了原有的乡村田园特色,很难让农民满意。这是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为新村建设了。

为什么新农村建设被一些地方简化为新村建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简单、片面地理解新农村建设。这种简单化,在实践中就只盯住容易见成效、出成绩的新房建设。记者在一些地方看到,有的地方由于理解不到位,条件不成熟,并村转化为拆村,农民的房子建成还没有几年就要被拆掉。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建设用地指标,就以土地整理的名义对村庄进行不切实际的大规模整治,再把整理出来的土地数量折算成建设用地。有的地方以促进消费的名义,让开发商投入“新村建设”,农民被迫消费、被动消费、负债消费。

这种片面化,在实践中就容易脱离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所谓“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有的地方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乡村道路、村民饮水还没有解决,农民医疗养老等方面保障等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也不高,但也要跟风造新村、造新房。同时在建设中也把城镇建设的做法简单地套用到农村建设中,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使农村建设失去了农村的特点,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不利于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十分丰富,既相互关联依托,又相互促进发展。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能宽裕起来,社会保障健全了,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在这样的基础上推动村容村貌的美观漂亮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