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警森林部队形成立体作战新格局
本报通讯员 吴 超

●灭火指挥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

●灭火方式由人力型向机械化转变

●灭火战法由地面向地空协同转变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突发山火,一辆辆全道路装甲运兵车穿山越岭奔赴火区;一架架直升机在空中索降官兵后立即实施吊桶灭火作业;一发发化学灭火弹呼啸着击中目标……武警森林部队最近在大兴安岭腹地举行的大规模实兵实战灭火演习表明,过去那种“人海”扑向火海的灭火方式不见了,武警森林部队依托现代化装备和信息技术,已经形成地空立体灭火作战崭新格局。

据武警森林指挥部主任王佐明介绍说,“机动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打火基本靠手”,这是对过去传统灭火方式的形象描述。如今,现代化装备和信息技术给部队灭火作战带来新变化,灭火指挥正在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灭火方式正在由人力型向机械化转变,灭火战法正在由地面向地空协同转变。

曾经历“千里走单骑”报告火情的武警森林指挥部副主任李全海说,如今,在“中军帐”里,一旦遇有火情,值班人员根据火场侦察的各种数据参数进行网上和图上作业,轻点鼠标后,三维环境下的整个火场便一览无余。“前指”人员通过卫星通信车内的车载北斗卫星系统,实时关注火场,甚至对增援灭火作战的跨省区部队的开进情况,都可以实施不间断的动中指挥。作战终端的扑火官兵配备了对讲头盔、GPS定位仪等科技装备,形成了全域覆盖的灭火作战指挥和信息系统。此外,实验性装备的“飞艇”和小型无人侦察机,也在火场监测、信息传输等方面,发挥出了独特作用。

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数万人昼夜奋战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可今天的演习场上,仅两辆装甲灭火车和车上的几名官兵,用了不到10分钟就将一个山头的熊熊火焰制服,再也见不到“人海战术”的影子。这几年,森林部队压缩各项开支,加大现代灭火装备投入,先后为一线作战部队配备了特种消防专用车、全道路装甲运兵车和森林灭火炮等一大批国内外最新灭火装备。去年,森林部队成立了直升机支队,目前已接装了8架灭火专用直升机。支队长孟凡中说,使用直升机索降兵员,从根本上解决了山高路远、兵力投放困难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神兵天降”。而吊桶作业是将上吨重水桶通过直升机运载后在空中直接洒向火头,在大兴安岭地区,直升机从距离火点最近处取水到实施洒水作业,最多不过15分钟。

“老森警”想都没敢想坐着飞机去灭火,新一代官兵研究的已是地空一体协同扑火战法。近年来,武警森林部队先后组建了水枪、灭火炮、装甲在内的50多个特种分队,创造出“多点突破、地空协同”等30多种战法,总结出了一套地空一体化作战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目前,武警森林部队灭火作战24小时扑灭率达到90%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