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蓝图增信心
笔者近期连续阅读了经济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多篇报道,感觉格调新、思路清、风气正、有创意,反映出贵报记者深入基层实际,采集第一手资料,真实地将各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现在报纸上,体现出无穷的魅力。
11月5日4版的《从“单打一”到“百业旺”》,以摄影报道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贵州湄潭如何创新思路,由过去封闭固守的“单打一”,到现在逐步拓展的“百业旺”的巨大变化。既有背景介绍,又有图片说明,配发的“采访感言”提出,“有特色才能立得住”,十分具有说服力。湄潭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下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该县立足本地实际,全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该县核桃坝村没有一个外出打工的,而且还吸引3000多外地人落户。这对于西部偏远的农村来说,十分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各地好好学习。
经济日报的“走转改”活动,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展现了突出特色、深入基层、富有成效的精神风貌。这项活动,要记者到基层去感受生活;要多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所报道的信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要转变工作作风,祛除那些浮在上面、表面听听、稍微转转的“花架子”;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基层,拿出最具可读性的东西,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笔者认为,转作风要切合实际,要转变“一成不变”的思想作风,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拿手东西;改文风要结合实际不浮夸、不作假、实打实来,用崭新的手笔,描绘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肖家村 魏文祥)
农民喜欢这样的报道
经济日报11月9日《品牌经济》专版刊登的《农产品商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和《从卖土特产到卖“品牌”》是两篇好文章。这两篇报道联系实际,进一步推广了“商标富农”的理念,充分反映出经济日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生动体现。
农业的生产最终以农产品的流通,产品的增值为根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看谁善于动脑创新,善于运用独树一帜的销售手段。我们虎什哈镇盛产黄金梨,普通黄金梨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两元,我们村一名果农采用“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等技术,发展精准农业,提高了梨的品质,2010年这位果农去县工商局为自己的梨注册了商标,今年他的梨由注册前的每公斤4元增加到16元,而且供不应求。
当前,很多农民还没有树立起品牌意识,农产品销售手段单一,附加值低。如何尽快树立起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敲开市场大门,提高产品附加值,经济日报的这两篇报道给农民朋友以很大启发。希望经济日报今后多刊登来自基层,富有指导性、针对性,体现“三贴近”的好文章。
(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四道河村 李远龙)
传递理性思考方式
在经济日报近期的“走转改”报道中,11月24日的《金乡:大起大落说蒜情》是一篇值得细读的文章。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深入基层,与蒜农聊行情,谈发展,客观分析大蒜行情过山车现象。笔者认为,这篇报道关注的不仅是大蒜这一个农产品,更传达出一种理性、客观看待问题的方式,值得广大读者思考和借鉴。
农产品价格事关民生,一端连着消费者,一端连着广大农民。在纷纷扰扰的“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中,反映出广大农民与市场对接以及农产品供需协调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不应用简单的调侃语言来描述。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总体上来讲,农副产品生产的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产销中信息传播、预警机制还不健全,农民对市场的反应滞后,由此造成的产销脱节现象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服务、加强价格监测等,防止不良炒作造成暴涨暴跌。
在基层,能发现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记者带着思考深入基层,在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供真实、准确的报道,并给出切实中肯的建议,充分体现出经济日报严肃和负责任的媒体形象。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进贤支行 熊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