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高埠新村,村民英荣江在自家的西瓜育苗大棚里向县里派来的农业技术员吴淑宝请教西瓜育苗技术。吴淑宝与两位同事一大早进村,已经转了12个瓜菜大棚。这是山东省临沂市“三下乡”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山东省始终把“三下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输血”“造血”并重,促“三下乡”常下乡、多下乡、常在乡,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三下乡”带来的实惠。
临沂市成立了由市直21个单位组成的市级“三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当地坚持集中性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变 “三下乡”为“常下乡”。每年市里和各县区都举行“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和集中示范活动。在元旦、春节和农闲季节,集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送文化、技术、卫生下乡。除了集中活动,有关部门还根据群众的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如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采取“结对子”的方法,一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一个村结对,以两年为一个周期。
在文化下乡方面,临沂经常组织文艺团体下乡演出,组织“乡村青年文化节”、“沂蒙老区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回顾展映”等活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美在农家”活动;开展送电影、送戏剧、送图书下乡活动。今年下半年以来,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已在县区演出了30多场。在科技下乡方面,临沂大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开展了科技专家小分队巡回服务活动、科技活动周、科技知识竞赛、科普日、科技“110”服务活动;开办了农村科技超市、科技大集、科技成果信息巡回发布会、科技讲座、田间咨询服务等工作平台。在卫生下乡方面,临沂对农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从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重点支援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我为乡亲出趟诊”等各种形式为农村送医送药、宣讲防病知识和优生优育知识。
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山东省着力赋予“三下乡”新内涵,变“三下乡”为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教育等“多下乡”。逐渐形成“婚育新风进万家”、“法律进乡村”、“山青流动少年宫”、“贫困母亲救助行动”等一批项目,不仅及时将城市优质资源送下乡,而且成为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
山东省还着力加强“三下乡”服务设施建设与阵地队伍建设,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保证了“三下乡”常在乡。临沂市通过建设和完善农民阅览室、图书室、农技站、乡镇卫生院等服务设施,保障农村群众的各类需求。如在文化下乡方面,全市所有乡镇都建有“五室、一校、一场、一中心”齐全的文化站,已建成村级文化大院6321个、农家书屋4585个,广播电视有线数字“户户通”入户率达到76%,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65%,农村基本实现了电影数字化放映,保证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据了解,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建成农村社区服务站点1.3万个,40个县实现了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全覆盖。济南、潍坊等地还针对农村群众个性化需求增多的新情况,积极推行订单式服务,列出为农服务项目、承诺内容、服务电话等,让农民自选服务项目,有效对接农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