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虽已过冬至,厦门却依然是绿意盎然,鲜花满地。遍布各个角落的“市花”三角梅鲜艳夺目,使这座充满朝气的城市展现出“国际花园城市”的独特风采。
体制创新 敢为人先
12月中旬,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迎来了今年第1500万名旅客。他用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取到行李,走出了机场。让他感到舒适的不仅是现代化的设施,更有旅途中厦门航空公司温馨周到的服务。也许他并不知道,这座机场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民用机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
高崎国际机场是厦门特区人利用外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特区经济的“试验之一”。1982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利用科威特政府长期优惠贷款建设的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动工。厦门机场2011年旅客运输量增速超过全行业10个百分点,国际及地区航线货邮吞吐量多年保持在全国第4位。
厦门航空公司是1984年7月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福建省合作创办的全国首家地方性航空公司,作为改革先行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2011年,厦航旅客运输量超过1500万人次,成为中国民航历史上连续盈利时间最长的航空公司。厦航成为福建省优质服务的“窗口”,成为厦门的城市名片。
厦门经济特区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30年来与时俱进,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先行先试”,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率先在众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成立首家中外合资的厦门国际银行,现在成为厦门市资产最大的企业;以发行债券方式建成国内首座跨海悬索大桥;在全国率先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率先进行政企分开和企业利改税试点;率先开辟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房产两证合一。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商业用地、政府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率先在全国建立保障房制度,建立市民健康档案系统。
厦门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断深化经济、社会、行政领域改革。2011年,被评为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之首。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厦门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为主要任务,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重点,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推进一体化和同城化、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实质性突破。
科技创新 推动发展
12月,厦门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这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独立自主原始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该中心以引领、支撑我国诊断试剂和疫苗自主创新研究及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自1999年研制出我国首个第三代国产艾滋病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以来,先后研制出22项新药。
与它相邻的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专门从事基因工程产品开发和生物医药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注射剂成品在1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2011年,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承担了3项“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新药研制工作。厦门海沧区正以这些企业为基础,让生物制药产业化。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说:“今年海沧医药与生物产业产值占厦门市的半壁江山,超过福建省的四分之一。海沧正在规划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预计到2015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最近入选国家首批培育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厦门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建立了视听通讯、钨材料、软件、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器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使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截至2010年底,厦门市共有524家高新技术企业,占福建省近一半。厦门光电产业2010年产值达到772亿元,同比增长91%,是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和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已经从新兴产业发展为厦门的支柱产业。
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说,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龙头、企业为主体、银行为后盾、社会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有力地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2006年以来,厦门市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8亿多元,重点支持27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30亿元,建成了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半导体器件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服务产业链(群)的公共技术平台。
文化创新 引领未来
12月20日,厦门市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这是很难得的连续三届捧得文明城市的奖杯。
厦门创新文化建设不仅注重“形”,更注重“神”,重点培育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文明人。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培育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人;以活跃群众文化和弘扬人文精神为着眼点,培育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城市人;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发展区域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培育懂文化、爱文化、用文化的现代城市人。
城市文明程度一方面体现在市民的素养,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化活动的品位。厦门通过举办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漆画展、全国大学生音乐节、中华民族儿童歌舞周、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一系列具有全国性、区域性的重大文体活动和精彩赛事,通过提升市民文化活动水平来彰显城市文化。
厦门通过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广泛度,照顾多层次和个性化,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厦门市重点打造“一会一赛一节”,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已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性投资博览盛会,并推动会展业成为厦门的支柱产业。春季马拉松赛,不但成为厦门市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的嘉年华,也成为中国两大马拉松品牌之一,目前已将办赛模式成功输出海峡两岸三个城市。
厦门市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以宽阔的眼界、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来经营自己的城市,高起点、高质量制订城市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精品城市。厦门在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以高尚的文化熏陶市民、以良好的素质引导市民、以传统文化涵养城市、以包容精神孕育城市,成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优秀代表。
于伟国说,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厦门注重文化创新,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为着力点,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精神为着眼点,以建设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海峡两岸交流的平台为视野,建设具有中国气派、世界视野、闽南特色的城市文化。
走在厦门特区的路上,我们感受到:厦门到处充满着创新的朝气、创造的活力与创业的激情。厦门人包容、温馨、开放、文明的气质,吸引着更多人来共享和谐生活;厦门人开拓、进取、拼搏、发展的追求,引导着更多人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