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腻清晰、层次丰富的遥感图像从“天宫一号”传回的那一瞬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空间一部全体人员喜极而泣。6年披星戴月、风雨兼程,2000多个日夜心智之苦、体肤之劳,只为这一刻的到来。
6年前,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空间一部承担了“天宫一号”新一代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研制任务。6年间,全所数十个部门、千余名员工,集中资源,汇聚力量,密切配合,协力攻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主任设计师、空间一部主任徐抒岩的鬓角如今已增添了几丝白发。当年接到任务时,正在加拿大进修的徐抒岩毅然放弃学业,回到祖国担起重任。“事非经过不知难,项目研制遭遇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徐抒岩通过大量的仿真和试验,逐渐把一个个问号变成句号,仅用3个月就攻克了主镜支撑这一关键技术。“支撑技术的圆满解决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这预示着完成任务胜利在望。”徐抒岩说。
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院所领导的统筹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支持。项目研发的关键时刻,院所领导的科学决策为项目组攻坚克难指明了方向;项目首席专家王家骐对方案、设计一丝不苟,严格把关,提出了新的航天像移补偿理论,为项目实施成功提供了保障。
研发期间,空间一部应用高速计算机技术、网络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创性地建立了实时集成动态仿真测试方法,实现了连续长时间动态仿真测试,大大缩短了项目设计和试验周期。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项目组自主完成了17项技术创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
空间一部全体人员始终牢记并倡导“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不断加强以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为了实现遥感任务的预定目标,科研人员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有的甚至永远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这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始终践行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誓言。
无论在鲜花荣誉面前,还是在艰难险阻面前,他们始终做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天宫一号”遥感器只是他们拼搏之路上的一个成就,现在他们的目标已经锁定空间站、火星探测乃至更深邃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