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华西村:
踏着时代节拍前行
本报记者 李佳霖

从1961年占地不足1平方公里、集体资产仅2.5万元、人均分配只有53元,到如今面积35平方公里、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50亿元、总资产超300亿元、人均收入8.5万元,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文化建设、强化勤政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转型发展

“转型贯穿华西村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华西村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对记者说。

华西村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先后关掉多家能耗高、污染重的化工厂和小钢厂,提升冶金、毛纺、化纤等传统产业,今年将化纤产业产能从20万吨扩至30万吨。同时,华西村做大做强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先行军,每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发展商贸物流业,棉花仓储达100万吨,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棉花仓储基地;发展海洋运输业,拓展海洋工程服务业;主打“金融牌”,先后拓展了13家以投资、财务、贷款、典当、拍卖为主的公司,金融业务累计投入30多亿元,现值高达70多亿元,成为服务业的龙头。根据华西村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在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达50%。

践行文化立村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感慨地对记者说,“华西村之所以能从贫穷村成为富裕村,是因为道德文化的支撑。我们始终把文化建设视为立村之魂。”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的理念,使华西实现了物质、精神“双富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华西就创办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把经济建设的机制融入思想文化建设之中。该公司设有产、供、销部门,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把提高村民的素质细化到吃自助餐要避免浪费之类的琐事。公司自创办以来,举办了赌博的危害等专题讲座,遏制了不良社会风气,营造了农村健康和谐的环境。

2002年6月,华西村在基层党组织中成立村级党校,设有教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学习培训场所。图书阅览室有2000册党员轮训参考资料,4000册政治、经济等社科类图书资料等,其中90%是党性教育和形势任务等方面的党员学习资料。如今的华西村,家家通宽带,户户有藏书,村里配有健身室、学习室,今年全村征订报纸、杂志10000余份。读报、看书、上网、健身成为华西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保持勤廉本色

华西村把勤廉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把勤廉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到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人人受教育。为让勤廉教育贴近群众,该村成立艺术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音乐、相声等形式宣传勤廉作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吴仁宝先后编写了《华西村歌》、《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并提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思想,激励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勤廉本色。

华西集团领导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按承包合同计算,每人每年都能拿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奖金,但他们只是象征性地领一部分,大部分留给了企业和集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干部捐给集体的奖金总额达15亿元。通过勤廉教育,华西村50年来涌现出10000多名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无私奉献,引领村民们努力建设美好华西。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