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脐橙巧卖促增收
本报记者 梁 睿
在展销会上,一名果农正在向宾客推介脐橙。 本报记者 梁 睿摄

眼下正是江西省于都县脐橙收获季节,记者发现如今许多果农不仅会种,而且会卖。通过市场的营销,脐橙卖出了好价钱。

王伟平:“游”出好商机

12月4日,于都县贡江镇石鼓原生态休闲山庄。游客沐浴着冬日暖阳,哼着欢快小曲,高兴地采摘脐橙。

“自己到树上去采摘,跟在市场上买感觉大不一样。”一位姓王的女士对记者说。“买了100斤,每斤2元,总共200元。”一位自驾游的游客驱车驶出了果园。

山庄的主人叫王伟平,他告诉记者,脐橙开摘以来游客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多人,上个月这样卖脐橙就有近万元进账。

往年王伟平卖脐橙可没这么轻松。他种了30亩脐橙,年产量有3万多公斤,每年的销售都让他发愁,不是愁销路就是愁价格,一年下来收入总是有点“薄”。镇里农家游火起来以后,王伟平看到了商机。2010年6月,他利用果园地处城郊的优势,投资将果园建成了一个集观光、采摘、垂钓、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当年就“火”了:他的脐橙不仅不愁销,价格还翻了好几倍。这不,明年他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呢。

袁石发:“藏”出高效益

眼下,于都县仙下乡富坑村许多农民正赶着采摘销售脐橙,但村里的脐橙场却按兵不动。让人心里直犯嘀咕。记者问场长袁石发为什么,他“嘿嘿”一笑卖关子说:“人家巴不得把脐橙早点卖掉,而我要‘藏’起来,等它给我生钱呢。”

记者好奇,跟着袁石发去看怎么把脐橙藏起来的。他的储藏库有点“寒碜”,不仅建在临水的山窝子里,房顶盖的还是土瓦。袁石发解释说,这可有大学问,脐橙保鲜湿度最佳在75%至85%,温度则在7至12摄氏度比较适宜。土瓦隔热效果好,加上山区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恰好是脐橙保鲜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这种环境下脐橙能储存到明年五六月份,口感仍然好。他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这是我刚学的低碳水冷自然储藏脐橙技术。”

袁石发说,他发现每到脐橙采摘季节,种植户怕脐橙压在手里,一哄而上地卖,而且相互压价,经常是增产不增收。2006年,他发现外地有的果商把水果储藏起来搞反季节销售,效果不错,他就琢磨开了脐橙的储藏,试着藏了几千斤。三个月后,市场上的脐橙越来越少,他这时出货,价格果然高了一大截。现在,他新上了一条分级打蜡包装生产线,建起了储量为20多万斤的储藏室,每年光反季节销售就可增收8万多元。

易荣春:“网”出大生意

12月5日,于都县新陂乡新陂村果农易荣春兴奋地对记者说,两名四川水果商给他发来了订购脐橙的Email。

“如今,我足不出户就能把脐橙卖出去!”易荣春说,他通过QQ、Email进行脐橙销售。2000年,高中毕业的易荣春种了120多亩脐橙,为了打开销售市场,2004年他开始尝试网上销售,几个月下来,一大堆订购邮件从广东、浙江、东南亚发来。他为此还制作了带有果农头像、果名内容的激光防伪标志。“在网上卖,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易荣春说,现在,他在香港等地建立了固定联系点,生意越做越大,脐橙供不应求,自己脐橙卖完了,还从七邻八乡收购其他果农的来卖。

“不怕卖不出去,就怕货不够!”谈及销售前景,易荣春充满信心。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