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芝发展特色经济惠农富民
人均收入连年大幅提升

本报讯 记者夏先清报道:西藏林芝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助推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底,林芝地区累计投入资金26亿多元,完成安居工程24628户,受益人口达12.4万人,95%以上的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

11月26日中午,记者走进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林芝地区林芝县布久乡仲果村。路旁是一幢幢传统藏式两层小楼,屋顶上几户人家已安上了卫星接收器和太阳能热水器。

村民卓玛的家是一栋两层的小楼,面积将近400平方米,一层9间房屋宽敞明亮。沿木楼梯上楼,200多平方米的藏房布置得非常舒适,将近80平方米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显示出家庭的富足。

仲果村全村50户247人,过去住得非常分散,后来包括卓玛家的45户村民决定在集中安置点建新房。“现在这个房子好啊,结实、暖和,遮风挡雨。”卓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土路,现在路面全都硬化了,还安装了路灯,铺设了管网,建起了牲畜棚、打麦场,村民没花一分钱。”卓玛家新房成本为17万元,政府补贴了3.1万元,还从银行获得国家贴息贷款2万元。

农牧民生活的变化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林芝地区是西藏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今年前3季度,该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继续保持了全自治区经济增长第一。

“十一五”时期,林芝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5年间,发展速度、人均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始终居全区之首。

林芝缘何成为西藏经济的领跑者?林芝地委书记赵合告诉记者,培育发展特色农牧、生态旅游、藏医藏药和水电能源等4大特色优势产业,是林芝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距林芝老城两公里之外,一座规划为1.28平方公里的生物科技产业园正在崛起。

林芝有丰富的藏药材资源,密布的森林中生长着2400多种野生藏药材。近年来,藏药材人工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工布江达、米林、波密、察隅等县藏药材种植带正在形成,已建起天麻、藏丹参等藏药材种植基地。

林芝地区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藏药业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科研与企业联手、藏医与藏药并举,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藏医药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如今,林芝已建成藏药材种植基地3个,开发藏药品种160个,21个品种获得国药准字号,培育了奇正藏药这一全国知名品牌并成功上市。

雪山、林海、牧场、田园,林芝县鲁朗镇扎西岗村犹如仙境。在63岁老人平措的家庭旅馆里,记者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声笑语不断。

平措家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庭院。1999年村里连接外界的公路修通后,游客越来越多,村里人搞起了旅游。刚开始,平措家只是出租马匹,2000年开起了村里第一个家庭旅馆。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几年前,平措靠政府补助的4万元和自己积攒的15万元又盖起了新房,增加了床铺。如今,村里的家庭旅馆已有20多家。政府统一为村里的家庭旅馆免费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机顶盒。

旅游业快速发展,平措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已从2006年的几千元增长到去年的14万元。2009年,平措家庭旅馆获得了林芝地区“先进家庭旅馆”和“银星家庭旅馆”称号。

赵合告诉记者,“林芝着力把旅游业建成支撑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15年力争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20%。”

记者还了解到,林芝县米瑞乡至鲁朗乡村旅游环线已开工建设,将串联30多个景点,带动11个村的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