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培育新兴产业显现实效 支柱产业产值持续增长

本报讯 记者白海星 文晶、通讯员刘甜甜报道:安徽省合肥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1至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211.4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6.5%。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初步确立了全国领先优势。

首先,合肥加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建起了新兴产业项目库,重点遴选新型平板显示、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作为主攻方向。

其次,合肥出台了示范推进政策,积极推广创新产品。他们出台自主创新产品首台首套政府采购示范等政策,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合肥共销售新能源客车225台、新能源乘用车585台,新能源汽车招投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在示范推进政策带动下,合肥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等为龙头,聚集了国轩高科动力、安赛锂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5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第三,合肥通过引进合作模式,积聚了一大批配套产业。京东方六代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以电子显示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为主导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初现端倪,赛维LDK、海润光伏、彩虹光伏等项目相继入驻,已呈现出集聚发展势头。此外,合肥还与中航、中建材、中电科等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建设区域总部。

第四,合肥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集聚了一大批新型产业的培育平台。

建设公共安全研究院,强化公共研发平台产业培育功能,孵化聚集了一批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力安全等领域人才和企业,获批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聚集公共安全企业达100户;转化科大语音技术,建设讯飞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基地;与中电集团共同投入50亿元,建设中国电科(合肥)区域总部;组建一批创新联盟,汽车电子、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相继建成。通过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达到15家,孵化企业达800多家,比上年增加200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比上年增加300项,孵化企业成活率达80%以上。

经过出台政策、集聚产业、建设平台,合肥市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竞相崛起的发展态势。8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全部增长,支柱地位更加突出。今年11月8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在合肥开幕,“两会合一”凸显合肥科技创新优势。

据了解,目前合肥正在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培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3项重点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0%;培育发展一批龙头新兴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