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百姓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用“风险测评”管好钱袋子
本报记者 张 衍 通讯员 康 博

目前,我国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通过银行进行销售和宣传的,投资者比较信任银行所销售的理财产品。但理财产品并非没有风险,单凭“信任”并不能抵御风险,投资者如何更理性地购买理财产品?投资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有什么风险防范措施?记者对此采访了几家机构。

在光大银行方庄支行,孟先生正在理财经理的指导下填写《中国光大银行个人客户风险评估调查问卷》,随后理财经理将客户的调查结果输入客户关系维护系统。“测评的内容很丰富,结果显示我是谨慎型的投资者,只适合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但我很满意,因为通过测评清楚了自己更适合哪种产品,以后购买理财产品也不会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放心。”孟先生告诉记者。

通过测评衡量自身风险承受力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理财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业内第一家开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银行,光大银行2004年就已经开始探索理财销售业务的管理并慢慢形成包含产品研发、销售管理、客户风险评定等在内的业务制度。目前测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营业网点填写纸质评估问卷;另一种是在网上银行进行自助式评估。因为每次的评估结果有效期都为一年,理财经理会提前和客户联系邀约再次进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所有调查问卷的问题都是光大银行总行依据银监会要求设定的,能反映投资者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

个人风险测评制度在券商和基金公司中也在实行。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仍有一些投资者对进行风险测评表示出了不理解,认为办理业务的手续繁琐,耽误时间,也有投资者对测评结果提出质疑。但随着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越来越成熟,风险测评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同时,在测评中的交流和测评后的回访时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配合。这项制度不仅为客户降低了风险,同时也展示了投资机构服务的专业性。

风险测评是十分必要的,东方华尔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刘耀华表示:风险测评包含“风险指标选取”、“投资者风险偏好测试”、“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等要素,这是因为不同的投资个体投资于不同标的的产品时会面临不同的风险,从而产生不同的担心,比如,大多数投资者会担心“投资亏损”,对于一些专业的投资个体来说可能担心“回报率不足”,因此一份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测评应该首先选取不同的“风险指标”,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可以较多的选取“亏损风险测试”,专业的投资者可能要加入“回报率概率指标测试”、“波动性风险测试”。

理性挑产品 科学防风险

“每个人对于风险的偏好不同,有些人风险偏好程度较高,有些人比较厌恶风险,但是投资时并不能只看个人偏好,还要结合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分析,比如有些人的风险偏好较高,但是同时可能家庭负担较重,这个时候如果只按照他的风险偏好来做投资选择,就可能导致安全收入不能覆盖风险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投资者应该更全面地考虑自身的情况。”刘耀华告诉记者。

在嘉实基金公司北京金地直销中心直销柜台,记者遇到了正在办理业务的魏先生,当记者问到如果按测评结果购买的理财产品依然出现亏损会有什么感受时,他向记者表示:“我投资基金已经很多年了,已经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市场。”魏先生认为,风险测评衡量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上适合投入的资金比例,而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除了看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外还要看市场的整体情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

如果有客户强烈要求购买与自身风险测评结果不一致的产品怎么办?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他们会重新考虑客户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如果客户确定没有差错,那么理财经理会要求客户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如产品适合度调查问卷,并在不适合购买本产品的客户栏中签字确认。

在一家券商的交易大厅,服务人员陈小姐告诉记者,他们的测评问卷由总部统一编制,要求投资者必须在投资前进行测评。记者注意到,相比银行的调查问卷,券商的问卷内容更突出客户的个性化特征和客户自身的投资风格、投资经验等信息。陈小姐给记者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位客户在开户时市场走势不错,他本想多投些钱到股市上来,但测评结果却显示他的财务状况和经验并不适合投入太多资金。经过陈小姐的反复劝说,这位客户才气呼呼地答应了减少投资,责怪陈小姐太死板,而就在前几天这位客户却特意跑过来对陈小姐表示了歉意,并说,如果他当初不是先做了风险测评,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那现在套在股市里的钱肯定会影响家庭团结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