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百姓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的相对收益 谁的绝对收益
齐 平

每到年底,就进入了基金排名的关键时刻。但今年的“排名大战”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大家比的不是谁赚得更多,而是谁赔得略少。

截至12月1日的统计显示,392只偏股型基金榜单上,居于首位的是年内净值收益率为-2.44%的华夏策略。也就是说,即使你有幸在几百个偏股型基金里选中了基金状元,也一样落得个赔钱的下场。前11个月,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均告萎靡:债券基金平均下跌3.11%,156只基金中仅25只取得正收益,偏股型基金更是毫无悬念地全军覆没。

在收益率这件事上,基民和基金公司基本没有过一致的标准。基民拿出真金白银来辛辛苦苦地“养基”,是为了得到以净值增长率来体现的绝对收益;而基金公司则更青睐基金收益减去业绩比较基准之后的相对收益,通俗地说,也就是反映“跑赢大盘”专业能力的收益率。

遗憾的是,从今年前11个月的业绩表现来看,基金整体而言连相对收益的挡箭牌也没能保住:今年前11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16.9%,而参与排名的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了18.49%。基金并没有体现出专业理财的优越性。因此,对于处在平均水平的基金投资者而言,相对收益变成了板上钉钉的绝对损失。

的确,今年对于投资来说可谓“流年不利”。不确定性增多、可投资品种缺乏,由此导致收益减少,基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时基金公司依然雷打不动地获得数目不菲的“绝对收益”,就难免让投资者心生不平。

以主动性管理的偏股基金为例,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各方收取的管理费率、托管费分别为1.5%和0.25%,每年还有一定比例运营费用,此外加上2%左右的申赎费用,基民按现行标准购买基金,不论盈亏,都需支付5%至6%的成本。

公募基金收取固定费率是国际惯例,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石,有其合理性。只是在牛市时,基金的高回报率使大多数投资者忽视了费率因素;而当熊市出现亏损时,费率问题便格外凸现。

由于管理费的多少只与旗下基金的规模相关,因此基金公司难免将追求规模的膨胀,而不是将回报持有人作为首要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业绩差强人意、预期也不乐观,新基金的发行却从未间断;也就不难理解基金公司对决定市场份额的“排名大战”的热衷。

尽管根据契约,即使在弱市情况下,基金公司没有下调管理费率的义务。但是,基金的投资收益往下走,而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基金经理的薪酬收入往上走,这种现象所体现的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利益的相互背离,无论对于投资人的利益,还是对于基金公司的形象,都是一种伤害,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日表示,基金行业要探讨从基金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型,以实现行业发展的突破。资产管理,保值增值是硬道理。为此,需要基金公司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摆脱目前靠天吃饭的窘境;也需要通过与收益业绩适度挂钩的管理费改革,建立投资者与基金公司双方合理的责任义务约束。否则,投资者只有用脚投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