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开局之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让惠农政策“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尚祥杰 钟 平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新民居全景。          本报记者 李景录摄

经过上下齐心的努力,惠农政策在湖北生根开花,有效保证了今年湖北粮食生产“八连增”。今年,在农民人均增收部分中,中央和省级惠农政策带来的收入预计增加85元。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湖北省不断加大惠农强农力度,在各项补贴的发放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真金白银”到户到人,让千百万农民真正从中得到实惠。今年,在农民人均增收部分中,中央和省级惠农政策带来的收入预计增加85元。

“真金白银”惠农家

湖北省6月2日针对2011年惠农政策发出致全省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通过报纸、宣传单、网络、短信等途径,“飞”到田间地头。在这封“大礼包”里,粮食收购政策、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就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无所不包,28个大项的惠农政策含“金”又含“情”。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花湾村一片山坡上,一棵棵油茶树苗生机盎然。“农民种油茶,政府来买单。党的惠农政策好!”11月21日,正在侍弄油茶的种茶大户李善民乐滋滋地对记者说。惠农政策的春风,更是湖北粮食生产“八连增”的有力保证。今年湖北粮食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总产238.25亿公斤,增产5亿公斤以上。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介绍说,近几年,中央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保证了农民“种粮务农”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的“双调动”,四项补贴由2004年的4.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59亿元,农民每亩补贴可达95.4元。同时,国家进一步调高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最低收购价,今年早籼稻提价9.6%,中晚籼稻提价10.3%,白麦提价5.5%,增强了农民收益预期,促进了粮食面积稳步增加。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惠农政策,与2003年相比,今年湖北粮食面积扩大了846.43万亩,创本世纪历史新高。”祝金水说。

“三万”活动“送政策”

今年,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在荆楚大地如火如荼展开。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湖北省75111名干部组成18317个工作组,陆续走出办公室,穿行在乡村基层的田间地头。

记者看到,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九冲村的乡亲们连中午饭也顾不得吃,争相领取“三万”工作队送来的第一批8万株金银花种苗。

九冲村大部分土地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受政策制约,九冲人有林不能动,如何在现有政策内找到致富的新路?工作队调研分析后,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引导村民改种传统的农作物包谷和土豆为种植烟叶和魔芋等经济作物。烟叶和魔芋,野猪不拱,老熊、猴子不掰,还都是高效经济作物,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新作物,九冲村民心里乐开了花。“这下晚上再不用敲梆鼓驱赶野兽,能睡个舒心觉了。”

“阳光”监查保落实

“谁动惠农政策就是太岁头上动土,绝对不能不处理。”在年初召开的湖北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落实惠农政策要阳光操作,第一时间把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分不少地把实惠交给农民,让党的阳光照进每个农民心中。

这几年,中央和省里不断出台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惠农政策不落实、打折扣、敷衍和截留惠农补贴等问题依然存在。今年湖北省将把对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省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