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风险管理与日常管理莫要“两张皮”
本报记者 林火灿

要切实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完善高风险领域的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借助信息化促进内控管理的升级,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2012年中央企业面临的形势仍将十分复杂,中央企业要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确保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事实上,早在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程度加深,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个文件集成了国内外、包括很多中介机构对风险管理研究的成果,旨在为中央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潜在的外部风险开始显现,这使得中央企业更加重视风险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开始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风险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此次《通知》,为中央企业进一步防范经营风险,特别是重视和合理应对境外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又打了一剂“预防针”。

当前,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央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形势将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和国内市场布局的过程中,要对经营环境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有敏锐的判断力,及时调整当期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特别是要合理控制风险,适时开展风险评估,不断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央企业的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国内竞争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外管理方法的学习模仿到消化吸收、融合提炼、自我创新的重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被企业所应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能力仍然偏弱,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相对短缺。更重要的是由于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和引入相对较晚,企业的风险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较为不足,导致了企业在投资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不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中央企业在加强风险管理中,应把深入分析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内容,制订风险防控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实现风险管控目标和管控能力、风险预防和抓住机遇之间的平衡,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中央企业的奋斗目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流企业应该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备有全套的应急预案,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从战略决策到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日常经营管理融为一体,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能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使决策更加有的放矢。

对于我国的中央企业而言,风险管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风险预案的字面上,而应切实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完善重大决策、投资、购并、财务、购销、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领域的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借助信息化促进内控管理的升级,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防止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两张皮”。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