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开局之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转型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图为上汽集团临港基地荣威自主品牌汽车生产线。 本报记者 李治国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订单达到165架;首款新能源自主品牌轿车——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成功实现量产;振华重工海工配套件产品一举中标新加坡Swiber公司海洋石油铺管船全套甲板设备,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将铺管系统推向国际市场;上海物联网中心在嘉定启用,对攻克物联网核心技术,引领国家标准制定,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天空到海洋,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今年以来,上海市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高新技术成动力之源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周波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不断拓展,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明显,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快于全市工业增速。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4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幅快于全市工业总产值4.4个百分点。

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上海作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坚中,上海标识随处可见:大直径盾构研制一举突破国外封锁,使我国掘进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为提升;国内最大的第一根80型和第一根90型机船用曲轴制造成功,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开始出口;张江药谷聚集400多家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配套服务机构,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研发重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逆势飞扬……

港口机械领域中的“传奇”——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公司研发实力大大提升,去年以来喜讯频传:去年9月向上海打捞局交付了填补我国大深度水下打捞与救援设备配备短缺的3000吨自航起重船;今年7月与中国宁波港签订了8台岸桥项目销售合同,又与黎巴嫩贝鲁特港签订了2台岸桥和6台场桥项目销售合同,至此振华重工已累计销售岸桥达2000台,销售场桥达3166台。截至目前,振华重工的港机产品已进入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

“正是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领地,推出多元化产品,每年都创出世界第一,振华重工才牢牢站稳港口机械行业龙头的位置。”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公司前总裁管彤贤说。

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上海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上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873个,涉及产值超过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上海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上海市级以上工业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达63亿元,比“十五”末提高28.6%。

同时,上海市还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塑品牌等多种手段,使传统产业实现升级。如宝钢集团汽车板保持50%以上市场占有率;外高桥造船公司采用数字化手段设计和造船,2010年造船完工量占全国10%以上;海立集团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空调压缩机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三。

营造可持续发展格局

根据有关规划,今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值仍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规模将超万亿元,快于上海全市产业的增长速度。

目前,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上海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一直徘徊在20%以下,上海科技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需求与创新供给存在偏差;上海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大多停留在项目层次,临时性、偶然性合作比较多,而战略性、稳定性的合作形式还相当缺乏。

针对上述情况,周波表示,上海将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产品技术试点落户,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专项,积极拓展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加快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银行信贷、民资外资等多元构成的新兴产业投入体系。此外,上海还设立100亿元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30亿元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个创投基金。

与此同时,上海将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研发攻关,着力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逐步建立技术成果的发现、评估、筛选、转移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的转让、抵押和处置制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和整体上市,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转型的内在动力。

寿子琪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聚焦“健康、生态、精品和数字上海”的11个应用方向,并超前部署33个战略产品的研发,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重大装备等领域大力推进,并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