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旱山区玉米香
本报记者 马玉宏
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村民王尕躁乐得合不上嘴。 本报记者 马玉宏摄

金秋时节,记者在青海省民和县西沟乡南垣村采访时看到,海拔2200多米的山上是一片片泛着金黄色的玉米,两米多高的玉米秸秆上挂满了又粗又大的玉米棒子,村民们正在忙着掰玉米。

“今年我家种了3亩苞谷,你看这苞谷,粒粒饱满。我算了一笔账,按每亩收600公斤算,一亩地就有1400多元的收入,这可顶过去三四亩小麦的收入呢!”村民周秀花边娴熟地掰着玉米边高兴地说。

不远处有位老人干得也很起劲,周秀花介绍说那是她的婆婆。过去老人不相信乡村干部、县上技术员的话,认为在干旱山地里不可能种出好玉米。去年,看到邻居用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种玉米喜获丰收,老人再也坐不住了,跟技术员嚷嚷着要让儿子、媳妇学技术。今年,她让儿子、媳妇把家里的地全部种上了全膜玉米。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近几年,民和县为彻底改变浅山地区传统的耕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引进了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2007年试验成功后,2008年在浅山地区试种全膜作物4650亩,其中1700亩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300斤,是小麦产量的4倍,农民亩均净增纯收入358元。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533元。西沟乡乡长马学宏告诉记者:“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利农惠农,彻底改变了干旱山区种不出好庄稼的观念。”

离开周秀花家的玉米地,在崎岖山路上,一位背着农具、拿着塑料薄膜的村民正在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姚雪洪聊着,姚雪洪叮嘱他:“要抓紧时间把薄膜铺到地里,保墒,要不然等开春解冻后,地里的水分就蒸发掉了。”姚雪洪还对记者介绍,薄膜具有保墒、集雨、增湿的作用,它能使有限的降水和施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这两年县里每年争取到财政4000多万元扶持资金,进行技术推广。

来到周秀花家的院子时,她的丈夫白宝娃和几名工人正在盖新房。得知记者刚从他家的玉米地里回来,白宝娃打开了话匣子:“今年玉米收成很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再加上我和媳妇在外打工挣的钱,我俩一合计,决定花六七万元盖几间新房。”记者了解到,村民种植玉米后,收入提高了,全村60多户人家盖了新房,买了新的家具,有的人家还买了汽车。

记者在村里碰到了村民白文连,他正忙着把大堆的玉米秸秆扎成捆。他对记者讲起了玉米秸秆的用处:冬天村民们要生炉子、煨炕、做饭,需要大量的燃料,自从种上玉米后,燃料多得烧不完。

“1亩地的玉米秸秆可供3到5只羊或一头牛吃一年,这带动了山区养殖业的发展。而养殖业又会产生丰富的有机肥料源,又可保证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的推广质量,一个良性循环的链条就可以形成。”西沟乡党委书记许西峰说。

今年民和县遭遇了3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而32万亩全膜作物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18万吨,农民人均可净增纯收入800多元。看着村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南垣村支书范承明高兴的同时,还有更深远的考虑:他打算建几个饲料加工点,同时将废旧的塑料薄膜想办法回收利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