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品牌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产品商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本报记者 陈 郁
葡萄栽培在宣化历史悠久,在宣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宣化牛奶葡萄注册了“春光牌”商标。2007年,又注册了宣化牛奶葡萄国家地理商标。如今,宣化葡萄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吴月成 陈晓东摄

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为核心内容的“商标富农”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切入点,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级工商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利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商标富农成效显著。

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镇的梭子蟹养殖面积有4000多亩,养殖合作社会员达100余人,统一使用“朱家尖”集体商标后,贴上商标的梭子蟹比普通的梭子蟹每公斤售价贵了20元。这样算下来,“朱家尖”商标让朱家尖镇的梭子蟹养殖户每年增加产品销售附加值3000多万元。

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的“坦洋工夫”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2008年3月获得注册保护后,原先鱼龙混杂的市场立刻得到净化,“坦洋工夫”红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不断突显。2008年“坦洋工夫”红茶、毛茶产值1.6亿元,商品值4.8亿元,比2007年增长31.9%;售价从注册保护前的每公斤50至60元,上升到每公斤1000多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66元中,约三分之一来自茶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政策指导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商标特别是农产品集体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工作蓬勃发展。“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并带动其他行业同步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陈文彤说。

从国家工商总局2011年初对随机抽取的220个种植类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调查样本看,2010年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附加值比注册保护前平均增长105%,最高增长达6倍;种植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1%,比注册保护前增长90%,最高达10倍;直接解决地理标志产品所在地总人口18.16%的农民就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突出。

“经过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国成功建立并完善了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律体系,使地理标志成为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陈文彤说。

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重庆市丰都县因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辖区内的“丰都龙眼”不仅品质优良,且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清香的特点。但是由于属于晚熟品种,成熟期在每年的9月中旬,虽然避开了和外地龙眼争市场的季节,但苦于品牌没有影响力,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低,基本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在2010年2月“丰都龙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注册保护后,当年秋收季节,收购商就蜂拥而至,将所有龙眼订购一空,甚至把第二年的龙眼也预订了下来。

据了解,目前,丰都龙眼亩产达1万吨,盛产年全县产量约5万吨,年产值可达5亿元,全县共有种植户7400家,户年均收入可达8000余元。

近年来,各级工商部门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通过完善审查程序、开辟地理标志商标审查“绿色通道”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商标审查效率和注册速度。“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核准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1040件,其中近三年注册及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739件,是前15年总数的2.46倍。”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说,“商标富农工作有力促进了广大农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苍岩山”商标主要应用在柴鸡蛋和豆类产品上。申请商标前,公司从农民手里收购柴鸡蛋、红小豆的价格分别是每斤4元、2元,销售价格分别是每斤12元、8元;注册“苍岩山”商标后,随着商标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其柴鸡蛋和红小豆的销售价格分别是24元和14元,比申请商标注册前分别增长100%、75%。该公司的柴鸡蛋和豆类产品远销北京、安徽、浙江等地区,红小豆还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通过“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合作方式,公司还和农户建立起了稳固的产销利益关系,建成了万亩红小豆种植基地。

“盘锦大米”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后,产品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而在当地工商部门的支持下,“盘锦大米”注册人着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大米单价由2004年注册前的每公斤3元,增至2010年的每公斤6元;且销售区域已覆盖全国许多地区,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销量由2002年的58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70多万吨,成为全国粮食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牌之一,带动20万水稻种植农户增收近3亿元。

推动订单农业产业化

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特征明显,凝合了自然特色和人文智慧成果的农产品商标,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而且,通过“公司+商标+(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各地订单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湖北省通过培育柑橘产业龙头企业,成立了宜都蜜柑集团合作社,推行“集团合作+复合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宜都蜜柑”的产业化程度、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2009年,集团共与2万户柑农签订了10万吨蜜柑订单合同,社员户平均每户增收8000元至10000元。

四川省安岳县在“安岳柠檬”地理标志商标运用过程中,注重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商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安岳柠檬”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后,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8%;单价由注册前的每公斤3.8元增至目前的每公斤4.8元;农民人均收入由注册前的869.5元增至注册保护后的2667元;年产值达18亿元。产品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出口产值达11.3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省安溪县几十万农民的命运因“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而发生了改变:2009年,全县110多万人口中涉茶人口超过80万,涉茶行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778元中,有4200元来自茶业收入,占农民全年总收入的54%。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印刷、茶叶机械、茶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安溪县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农产品商标以其独特的品质、自然形成的品牌效应和效益,成为广大农村可以大力开发的‘摇钱树’。它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还有力带动了相关的交通运输、加工包装、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产业链又可以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付双建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