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林镇: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桥”
本报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孙卢震
企业为种竹农户免费发放化肥,提高了农户种植竹子的积极性。 田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田东县思林镇英竹村5000亩竹子连片开发基地,一望无际的竹海苍翠欲滴。英竹村村民凌美连种了165亩的细叶龙竹,今年有60亩能收获了,每亩收入1200多元钱,算下来,今年能挣7万多块钱。像凌美连这样靠种竹子增收致富的农户在思林镇非常普遍。

近年来,思林镇积极发展竹产业,着力打造竹蔗纸一体化示范镇,种竹造纸现在已经成为思林镇的一大支柱产业。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发挥地缘优势,依托金荣纸业有限公司这个龙头,发挥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纽带作用,支持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农民提供更多融资服务,大力发展竹子种植,推动本镇特色农业发展。”思林镇镇长卢志荣说。

望着山头自家郁郁葱葱的竹林,思林镇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廖忠格对记者说,两年前他以1.5万元入股加入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后,就获得了15万元贷款,开荒种植了400多亩竹林,今年是廖忠格种竹的第三个年头,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我早就与金荣纸业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不但有了资金,有了稳定销路,企业还免费统一供应苗木、肥料,统一技术指导,根本不用发愁竹子的销路问题。”

农民种竹子最担心没有市场和资金,在思林镇,这已经不是问题。思林镇扶持成立了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作业。目前,合作社的成员已经发展到4000多户,种植基地发展到5万亩。

金荣纸业公司还成立了“竹子办”,免费为竹农提供和运输竹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在竹子种植前三年,每亩每年发放80元护理费;与竹农签订鲜竹收购合同,以保护价收购鲜竹竿,如果当年市场价高于保护价,以市场价收购。这些举措让竹农们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有效缓解竹农生产发展资金缺乏、贷款难等问题,提高村民自我积累、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能力,思林镇依托竹子产业合作社,支持农民成立了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并与金荣纸业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竹海资金互助社由19名合作社会员和金荣纸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80万元。

目前,互助社已有54名会员入股,总股本达395元。互助社成立以来累计向种竹农民提供贷款达700多万元,同时,通过互助社介绍,由金荣纸业公司向种竹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达6000多万元,扶持农户400多户。

金荣纸业公司竹子办工作人员在发放贷款前,要到山上实地考察,待竹子长起来后才发放贷款给农民。贷款竹农由金荣纸业和“竹海”向其他金融机构介绍和推荐,涉农金融机构也将金荣纸业与竹农的购销合同作为审核贷款的要件之一。

这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资金互助社”的贷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竹农无财产抵押的贷款难问题,整合、优化了各类支农金融资源,各方结成了较为稳固的利益共同体,破解了农户种植竹子的资金问题,促进了思林镇竹产业的迅速发展。

2006年以来,思林镇竹子种植面积每年以6000亩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

“给农民担保就是担保企业的未来。”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古丰铭感慨地说。在支持竹农致富的同时,金荣纸业也获得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金荣纸业公司原来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原料基地建设推动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造纸能力达40万吨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带动了种竹农户4.6万户,对竹子的年需求量达到25万吨。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社的存在,不仅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而且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难题。有了资金和市场的保障,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要我种”向“我要种”转变,很多农民争先恐后种植竹子,原先只有几个农民、几家企业建立种竹基地,现在种竹大户到处可见。

如今,郁郁葱葱的竹子成为了思林镇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2010年,思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074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8元,增长93.7%。

“我们要力争到‘十二五’末竹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把思林镇打造成广西竹子第一镇。”思林镇镇长卢志荣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